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iā dà shì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上书言事

上书言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 shū yán shì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罪言

罪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ì yán1.《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称奏议或议论时政得失的文章为"罪言"。如清郭嵩焘有《罪言存略》。

调和鼎鼐

调和鼎鼐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 hé dǐng nài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贾谊(前200-前168)

贾谊(前200-前168)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jià/jiǎ yì (qián 200-qián 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遭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有《吊屈原赋》、《{{c02b}}鸟赋》和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等名作。今人辑有《贾谊集》。

问事

问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n shì1.谓过问国家大事。 2.执杖行刑之役卒。 3.刑具。

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mín tóu piào/piāo也称“全民公决”。由全国公民通过直接投票来决定国家大事。常用来批准宪法,决定国家独立、国名更改、领土变动等重大事项。

匹夫有责

匹夫有责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 fū yǒu zé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国是日非

国是日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shì rì fēi国是:国家大事。国家的前景一天不如一天。
123 共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