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场
扬剧
拼音:yánɡ jù 首字母大写:YJ五笔:rnr ndj 扬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一带和安徽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前身是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30年代两者合流,称“维扬戏”。50年代初改今称。曲牌体音乐,主要来自扬州清曲和花鼓、香火,包括[满江红]、[剪靛花]等一百余种。剧目有《百岁挂帅》、《鸿雁传书》等。
仰秣
拼音:yǎnɡ mò 首字母大写:YM五笔:wqb tgsy 仰秣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马听见美妙的音乐,竟反常地昂起头吃饲料。《荀子.劝学》:"伯牙玥^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晋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军马弭髦而仰秣,渊鱼竦鳞而上升。"《文选.江淹》:"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李善注:"言乐之盛也。"一说:谓马仰头喷气。
音准
粤曲
拼音:yuè qǔ 首字母大写:YQ五笔:tlo ma 粤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由盲女演唱。民初出现亮眼“女伶”,音乐上也有所发展。唱腔和粤剧基本相同。曲目也都取自粤剧剧本。
有声带
粤剧
拼音:yuè jù 首字母大写:YJ五笔:tlo ndj 粤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曾名“广东梆黄”。明末清初弋阳腔、昆腔传入广东后,以秦腔和乱弹为主要唱腔,吸收广东民间音乐,逐步形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流行。唱腔有板腔体的梆子、二黄两类。另有曲牌。剧目有《搜书院》、《罗成写书》、《关汉卿》等。
约翰·克利斯朵夫
拼音:yuē hàn · kè lì sī duǒ fū 首字母大写:YH·KLSDF五笔:xq fjw · dq tjh dwr wsu gggy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
郑律成(1918-1976)
拼音:zhènɡ lǜ chénɡ (1918-1976)首字母大写:ZLC(1918-1976)五笔:udb tvg dn (1918-1976) 郑律成(1918-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原籍朝鲜。1933年来中国。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及鲁艺音乐系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艺声乐教员。1945年回朝鲜。1950年起定居中国,并加入中国籍。后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作有歌曲《延水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三百余首以及歌剧《望夫云》等。
别董大
拼音:bié dǒnɡ dà 首字母大写:BDD五笔:kej atg dd 别董大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认为是唐玄宗时的音乐家。诗共二首,前一首尤为著名,全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慰藉远行的友人,语言质朴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