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
拼音:sū zhōu tán cí 首字母大写:SZTC五笔:aew ytyh xuj yngk 苏州弹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滩簧
拼音:tān huánɡ 首字母大写:TH五笔:icw tam 滩簧的同义词反义词
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魏鹤龄(1906-1979)
拼音:wèi hè línɡ (1906-1979)首字母大写:WHL(1906-1979)五笔:tvr pwy hwbc (1906-1979) 魏鹤龄(1906-1979)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戏剧演员。天津人。1928年入山东实验剧院。1934年从影,主演影片《人之初》。后相继主演《马路天使》、《保卫我们的土地》、《祝福》、《燎原》等近四十部影片。表演以质朴深沉见长。
武把子
舞龙
拼音:wǔ lónɡ 首字母大写:WL五笔:tgl dx 舞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龙舞”。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活动。以竹、木、纸、布等扎成龙。数人分别扮龙头、龙身、龙尾,一人持彩球戏弄逗引。有文龙武龙之分。文龙表演龙的品质和神态;武龙主技巧,表现龙的雄伟气魄。是民间节日主要的体育娱乐活动。
演唱
杂耍
影调剧
拼音:yǐnɡ diào jù 首字母大写:YDJ五笔:jy ymf ndj 影调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以当地皮影戏的腔调为基础﹐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艺术﹐于一九五八年后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