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bì-)

拼音:bì lǔ ( b ì - )首字母大写:BL(Bì-)五笔:tnt qgj ( b ì - ) 秘鲁(bì-)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美洲西部国家。临太平洋。面积12852万平方千米。人口2355万(1994年)。首都利马。安第斯山南北纵贯,山区气候凉爽;西为干旱的沿海平原,东为湿热低地。矿业发达,石油和铜的开采最重要,并产铁、锌、铋、银等。矿产品大量出口。近海为著名渔场。鱼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缅甸

拼音:miǎn diàn 首字母大写:MD五笔:xdl ql 缅甸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西部。北邻中国。面积6766万平方千米。人口4392万(1995年)。首都仰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有伊洛瓦底江平原。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米,大量出口。

莫桑比克

拼音:mò sānɡ bǐ kè 首字母大写:MSBK五笔:ajd cccs xx dq 莫桑比克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非国家。东临莫桑比克海峡。面积7994万平方千米。人口1570万(1990年)。首都马普托。沿海为平原,内陆为高原。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经济以农业为主体,主产玉米、高粱、甘蔗、剑麻等。主要出口腰果、棉花和糖。

潘帕斯草原

拼音:pān pà sī cǎo yuán 首字母大写:PPSCY五笔:ito mhr dwr ajj dr 潘帕斯草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潘帕斯平原”。一般指阿根廷中、东部的大平原。“潘帕斯”一词原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面积76万平方千米。地势平展,从西北向东南缓倾。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和牧场。阿根廷人口的三分之二,以及工业生产和谷物、肉类出口的80%均在此。

山东丘陵

拼音:shān dōnɡ qiū línɡ 首字母大写:SDQL五笔:mmm ai rth bfw 山东丘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东省中部和东部的低山丘陵。除泰山、崂山等海拔在1000米以上,大多海拔在500米左右。间有盆地和平原。东有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间。

塞浦路斯

拼音:sāi pǔ lù sī 首字母大写:SPLS五笔:pawf is kht dwr 塞浦路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亚岛国。在地中海东部。面积9251平方千米。人口735万(1994年),首都尼科西亚。南北两侧山地横亘,中为平原。地中海气候。原为农业国,现工业和旅游业有所发展。铜矿开采较重要。

太行山绿化工程

拼音:tài hánɡ shān lǜ huà ɡō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THSLHGC五笔:dy tgs mmm xvi wx a tkgg 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在晋、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396万公顷,从生态环境上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建设时间为1986-2000年。

太行山脉

拼音:tài hánɡ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THSM五笔:dy tgs mmm eyn 太行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间。北起北京西山,南到河南省黄河以北,大部分为晋、冀天然省界。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2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泰国

拼音:tài ɡuó 首字母大写:TG五笔:dwiu l 泰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中部。旧名暹罗。面积5140万平方千米。人口6040万(1995年)。首都曼谷。中部有湄南河平原,余为山地和低缓高原。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工业为主,有采矿、炼油、纺织等部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旅游业发达。

乌拉尔山脉

拼音:wù lā ěr shān mài 首字母大写:WLESM五笔:tnn ru qi mmm eyn 乌拉尔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其东麓为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南北延伸达2000千米,宽40~150千米。一般海拔500~1200米,最高点海拔1895米。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矿藏丰富。辟有多处自然保护区。
678910 共2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