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1900-1970)
拼音:xú hǎi dōnɡ (1900-1970)首字母大写:XHD(1900-1970)五笔:twg itx ai (1900-1970) 徐海东(1900-1970)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北黄陂夏店(今属大悟)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二十八军军长、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劳山战役,并曾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薛仁贵(614-683)
拼音:xuē rén ɡuì (614-683)首字母大写:XRG(614-683)五笔:atn wfg khgm (614-683) 薛仁贵(614-683)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大将。名礼,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因功升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战胜西突厥,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歌。在参与进攻高丽的战争后,留任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公元670年对吐蕃作战,大败。后任右领军卫将军、代州都督。
一秦
拼音:yì qín 首字母大写:YQ五笔:g dwt 一秦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个秦国。《汉书.陈胜传》:"武臣至邯郸﹐自立为赵王﹐陈余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胜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不如因立之。'"颜师古注:"言为雠敌﹐与秦无异。"后常用为独一的典实。
2.指秦桧。
庾信(513-581)
拼音:yǔ xìn (513-581)首字母大写:YX(513-581)五笔:oew wy (513-581) 庾信(513-581)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仕梁,出使西魏,梁亡被扣留。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诗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作,又有《哀江南赋》等名篇。有《庾子山集》。
镇军
拼音:zhèn jū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qfhw pl 镇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将军名号。三国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历代均有镇军将军﹐宋以后无。
2.清代总兵的俗称。
子真
拼音:zǐ zhēn 首字母大写:ZZ五笔:bb fhw 子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褒中人郑朴的字。居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将军(jiāng-)
拼音:jiānɡ jūn ( j i ā n g - )首字母大写:JJ(JIāNG-)五笔:uqf pl ( j i ā n g - ) 将军(jiāng-)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武官名。春秋时称统领军队之卿为将军。战国始正式定为武官名。汉时多冠以称号,如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等。隋唐时均置于大将军下,掌禁兵。唐至明,用以称武散官。清时有四类,一为宗室爵号,二为驻防各地之八旗最高长官,三为临时出征之统帅,四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②军衔称号。详“将官”。
勋官
拼音:xūn ɡuān 首字母大写:XG五笔:kme pn 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