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语
拼音:mín zú ɡònɡ tónɡ yǔ 首字母大写:MZGTY五笔:n ytt aw m ygk 民族共同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现在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氯化银
拼音:lǜ huà yín 首字母大写:LHY五笔:rvi wx qvy 氯化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化学式agcl。白色晶体或粉末。曝光后变暗,最后由于生成银而变黑。有毒。难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用氯化钠溶液或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取。广泛用于制感光材料,单晶可用作红外吸收槽和透镜元件。
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
拼音:lùn zhènɡ chánɡ ɡuānɡ pǔ zhōnɡ dì nénɡ liànɡ fēn bù 首字母大写:LZCGPZDNLFB五笔:ywx ghd ipk ig yuo k r ce jg wv dmh 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同义词反义词
论文名。作者普朗克。1900年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年会上所作的论文报告。介绍对热辐射的系统研究,发现为了得到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份的,只能取最小能量的整数倍,该最小能量值叫能量子。该报告为量子论的建立奠定基础。
马连良(1901-1966)
拼音:mǎ lián liánɡ (1901-1966)首字母大写:MLL(1901-1966)五笔:cg lp yv (1901-1966) 马连良(1901-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马三峰
拼音:mǎ sān fēnɡ 首字母大写:MSF五笔:cg dg mtd 马三峰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西河大鼓演员。原名马大河,河北高阳人。活动年代在道光至同治年间。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唱腔基础上,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创造新腔,并用大三弦伴奏,改木板为铁片击节,形成新曲种,后定名“西河大鼓”。
内虚
奈良时代
拼音:nài liánɡ shí dài 首字母大写:NLSD五笔:dfi yv jf wa 奈良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历史上指以平城京(在今奈良市西)为首都的时代。从公元710年迁都平城京时开始,至784年移都长冈京(在今京都府)时结束。这一时期,屡派遣唐使、留学生入中国,吸收中国文化。文化兴盛,尤其是佛教建筑、美术和文学成就最大。
拿来主义
皮肤
拼音:pí fū 首字母大写:PF五笔:bnty egy 皮肤的同义词反义词
身体最外面的部分。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正常的皮肤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以及代谢和吸收作用。
汽化热
拼音:qì huà rè 首字母大写:QHR五笔:ir wx rvyo 汽化热的同义词反义词
单位质量的液态物质变成同温度的气态物质所需吸收的热量。也等于单位质量的同种物质在相同压强下由气态变成同温度的液态时所放出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