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

拼音:cénɡ ɡuó fān (1811-1872)首字母大写:CGF(1811-1872)五笔:ulj l aitl (1811-1872) 曾国藩(1811-187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荃(1824-1890)

拼音:cénɡ ɡuó quán (1824-1890)首字母大写:CGQ(1824-1890)五笔:ulj l awgf (1824-1890) 曾国荃(1824-189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湘军将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弟。曾率湘军赴江西吉安镇压太平军,所部称吉字营。后任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纵兵焚掠,血洗全城。调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利去职。后又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赵尔丰(1845-1911)

拼音:zhào ěr fēnɡ (1845-1911)首字母大写:ZEF(1845-1911)五笔:fhr qi dhk (1845-1911) 赵尔丰(1845-191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辕期

拼音:yuán qī 首字母大写:YQ五笔:lfk dwe 辕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总督﹑巡抚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接见属员,这个日子叫做辕期。

支应局

拼音:zhī yìnɡ jú 首字母大写:ZYJ五笔:fc oi nnk 支应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

张之洞(1837-1909)

拼音:zhānɡ zhī dònɡ (1837-1909)首字母大写:ZZD(1837-1909)五笔:xta pp imgk (1837-1909) 张之洞(1837-1909)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首领。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中法战争时启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调任湖广总督,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曾发表《劝学篇》,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时,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后调任军机大臣。有《张文襄公全集》。

制台

拼音:zhì tái 首字母大写:ZT五笔:tgm ck 制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对总督的敬称。

中军官

拼音:zhōnɡ jūn ɡuān 首字母大写:ZJG五笔:k pl pn 中军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总督﹑巡抚的侍从武官。

制府

拼音:zhì fǔ 首字母大写:ZF五笔:tgm ow 制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的安抚使﹑制置使,明清两代的总督,均尊称为"制府"。

制军

拼音:zhì jū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tgm pl 制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编制军队。 2.明清时总督的别称。又称"制台"。
6789 共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