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

拼音:tài zǎi 首字母大写:TZ五笔:dy puj 太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清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晩学生

拼音:wǎn xué shenɡ 首字母大写:WXS五笔:jqkq ipb tgd 晩学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学对前辈的自谦之称。清时礼部司官投刺内院大学士﹑吏部都察院五堂官,亦称晩学生。参阅清钱大昕《恒言录.友生晩生》﹑清梁章巨《称谓录.同官谦称》。

文部

拼音:wén bù 首字母大写:WB五笔:yygy ukb 文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吏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改吏部为文部﹐至德初复旧。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土司

拼音:tǔ sī 首字母大写:TS五笔:ffff ngk 土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投供

拼音:tóu ɡònɡ 首字母大写:TG五笔:rwc waw 投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

王九思(1468-1551)

拼音:wánɡ jiǔ sī (1468-1551)首字母大写:WJS(1468-1551)五笔:ggg vt ln (1468-1551) 王九思(1468-1551)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fd7c陂,县(今陕西户县)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因名列宦官刘瑾党人,被勒令去职。“前七子”之一。所作杂剧《杜甫游春》较有名;《中山狼》一般认为是明代第一部单折杂剧。有《fd7c陂集》、《碧山乐府》。

颜真卿(709-785)

拼音:yán zhēn qīnɡ (709-785)首字母大写:YZQ(709-785)五笔:utem fhw qtvb (709-785) 颜真卿(709-785)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颜鲁公”。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工行书。有碑刻《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及书迹《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颜鲁公集》。

小选

拼音:xiǎo xuǎn 首字母大写:XX五笔:ih tfqp 小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唐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以自主的铨选。 2.吏部郎的别名。

选任

拼音:xuǎn rèn 首字母大写:XR五笔:tfqp wtf 选任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主铨选之职。指吏部。 2.挑选任用。

选君

拼音:xuǎn jūn 首字母大写:XJ五笔:tfqp vtk 选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在吏部任职的人。
678910 共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