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拼音:qiū fēn 首字母大写:QF五笔:to wv 秋分的同义词反义词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180°~195°的一段时间。约153天,为每年9月23日(或24日)至10月8日(或9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180°与赤道交点(降交点)的时刻,即9月23日(或24日)。这个时刻处于秋季的中点,又称“秋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几乎等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天文学上规定秋分为北半球秋季开始。黄河以北进行秋收秋种。

日至

拼音:rì zhì 首字母大写:RZ五笔:jjjj gcf 日至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 2.天天来到。

湿季

拼音:shī jì 首字母大写:SJ五笔:ijo tbf 湿季的同义词反义词
1.雨季。近赤道地区晴天与雨天往往各绵延半年,故一年之中可分干湿两季。

十二度

拼音:shí èr dù 首字母大写:SED五笔:fg fgg oac 十二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

特殊环境

拼音:tè shū huán jìnɡ 首字母大写:TSHJ五笔:cffy gqt gdh fuj 特殊环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人们极少遇到的环境。如南北极超低温、高山缺氧、沙漠干旱、风沙、赤道丛林、高温高湿、地方病高发区、水下环境、外层空间环境,以及冲击、爆炸、辐射、强磁场、高频噪声等环境。

图瓦卢

拼音:tú wǎ lú 首字母大写:TWL五笔:ltu gnn hnr 图瓦卢的同义词反义词
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南。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1991年)。首都富纳富提。热带海洋气候。居民主要从事捕鱼和种植椰子。邮票为国民收入重要来源。

相过

拼音:xiānɡ ɡuò 首字母大写:XG五笔:sh fp 相过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 2.互相超越。 3.互相往来。

显域植被

拼音:xiǎn yù zhí bèi 首字母大写:XYZB五笔:jo fa sfhg pub 显域植被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地带性植被”。在陆地上因水热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植被带的植被。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湿润的大陆东岸,从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植被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冻原、极地荒漠。在中纬带,从沿海向内陆出现的植被是:森林、草原、荒漠。从山麓到山顶,也会出现不同的地带性植被。

印度尼西亚

拼音:yìn dù ní xī yà 首字母大写:YDNXY五笔:qgb oac nx sghg go 印度尼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雨林

拼音:yǔ lín 首字母大写:YL五笔:fghy ss 雨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森林植被。由热带植物种类组成,树木高大茂密,终年常绿。树种多,藤本和附生植物极丰富。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如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的马来群岛。
678910 共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