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
拼音:jūn tǒnɡ 首字母大写:JT五笔:pl xyc 军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军事方面的统率者。
2.清末新军军一级最高官称。
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省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
军统局
拼音:jūn tǒnɡ jú 首字母大写:JTJ五笔:pl xyc nnk 军统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特务组织。1938年成立。主要任务是镇压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排除异己分子,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后改称国防部保密局。1949年撤至台湾。1955年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
孔祥熙(1880-1967)
拼音:kǒnɡ xiánɡ xī (1880-1967)首字母大写:KXX(1880-1967)五笔:bnn pyu ahko (1880-1967) 孔祥熙(1880-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山西太谷人。早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4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不久赴南京,历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中国银行总裁。1947年去美国治病。1962年到台湾。1966年再度去美国。
旅帅
拼音:lǚ shuài 首字母大写:LS五笔:yte jmh 旅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礼》官名。统一旅之众。
2.古代州郡地方军事散官名。
3.太平天国官名。既管军政亦管民政﹐位在师帅之下﹐卒长之上。
民主监督
拼音:mín zhǔ jiān dū 首字母大写:MZJD五笔:n y jtyl hich 民主监督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我国,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共同的政治准则的基础上互相提出意见和批评,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政策的执行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等。广义还指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批评和监督。
牧司
马日事变
拼音:mǎ rì shì biàn 首字母大写:MRSB五笔:cg jjjj gk yoc 马日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指使武汉国民政府管辖区的反动军官叛变革命。在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策动下,该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指挥全团千余人于21日晚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突然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会及其他革命组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百余人,被捕三千余人。因这一天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成为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公开合流的信号。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拼音:qī yì wǔ fǎn ɡé mìnɡ zhènɡ biàn 首字母大写:QYWFGMZB五笔:ag g gg rc af wgkb ght yoc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加紧反革命活动。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反共清党”,公开背叛革命。随后,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三司
拼音:sān sī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ngk 三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
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
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
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
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
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收容遣送
拼音:shōu rónɡ qiǎn sònɡ 首字母大写:SRQS五笔:nh pww khgp udp 收容遣送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公安、民政部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收容、救济、教育、遣送、安置等具有救济性质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