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鬃
拼音:sān zōnɡ 首字母大写:SZ五笔:dg dep 三鬃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唐御马多以此为饰。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一》:"《东坡笔记》谓:'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川,帝乘赤骠,起三鬃……不知三鬃谓何,今乃见岑参诗有《卫尚书赤骠马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平时剪出三鬃高。乃知唐御马多剪治,而三鬃其饰也。'"后以"三鬃马"指御马。
泰辰
手实
拼音:shǒu shí 首字母大写:SS五笔:rt pu 手实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唐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长庆四年,元稹在同州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宋吕惠卿行手实法,时亦称"手实"。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拼音:shuǐ kě zǎi zhōu , yì kě fù zhōu 首字母大写:SKZZ,YKFZ五笔:ii sk fal tui , yo sk stt tui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同义词反义词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素昔
投下
衔牌
乡官
拼音:xiānɡ ɡuān 首字母大写:XG五笔:xt pn 乡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乡中官吏办公的馆舍。官,"馆"的古字。
2.一乡所属官吏的总称。历代异制异名。如周之乡大夫﹑乡师﹑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汉之三老﹑有秩﹑啬夫﹑游僥。隋唐以后多为无俸役职,如唐之里正﹑坊正;宋之衙前﹑耆长﹑壮丁﹑散从﹑承符﹑弓手。太平天国时期更大兴乡官,如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平时管理乡政,战时则为军官。
蔫不唧儿
拼音:niān bù jī ér 首字母大写:NBJE五笔:agh i kvb qt 蔫不唧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不声不响的。如:别看他平时蔫不唧儿,打起仗来可像个小老虎。2.萎靡不振的,倾向于萎靡不振的。如:他老那么蔫不唧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