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
拼音:qí lǎo 首字母大写:QL五笔:ftxj ftx 耆老的同义词反义词
1.老年人。
2.年老。
3.老成人。
4.特指致仕卿大夫。
5.指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
6.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称能言善辩者。
思结
拼音:sī jié 首字母大写:SJ五笔:ln xf 思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少数民族部族名。敕勒诸部之一。见《新唐书.回鹘传上》。
2.复姓。回纥九姓之一。唐有思结归国。见《新唐书.王君?传》。
衽发
十六国
拼音:shí liù ɡuó 首字母大写:SLG五笔:fg uy l 十六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夷狄
彝族
拼音:yí zú 首字母大写:YZ五笔:xoxa ytt 彝族的同义词反义词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6579万人(1990年)。用彝语、彝文。创制中国最早历法--彝族太阳历。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节日有彝年、火把节、密枝节。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
义米
拼音:yì mǐ 首字母大写:YM五笔:yr oyt 义米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2.晋武帝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亦称"义仓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