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奇
公士
拼音:ɡōnɡ shì 首字母大写:GS五笔:wc fghg 公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
4.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京师大学堂
拼音:jīnɡ shī dà xué tánɡ 首字母大写:JSDXT五笔:yiu jgm dd ipb ipkf 京师大学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初时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与旧时书院无异。1900年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同文馆归入后改办)及医学实业馆。1907年又增设博物品实习科。1910年正式开办分科大学,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六色钱
拼音:liù sè qián 首字母大写:LSQ五笔:uy qc qg 六色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王安石熙宁变法﹐其免役法规定﹐当役户﹑坊郭户﹑官户﹑女户﹑单丁﹑寺观等六种户可出钱免役﹐由州县雇役。六种户所缴之钱﹐称"六色钱"。亦称"六色役钱"。
林纾(1852-1924)
拼音:lín shū (1852-1924)首字母大写:LS(1852-1924)五笔:ss xcn (1852-1924) 林纾(1852-1924)的同义词反义词
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在京师大学堂任教。早年参加戊戌变法,后思想转向保守,晚年反对新文化运动。曾依靠他人口述,用古文译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一百八十余种。有《畏庐文集》等。
商鞅(约前390-前338)
拼音:shānɡ yānɡ ( yuē qián 390- qián 338)首字母大写:SY(YQ390-Q338)五笔:yum afmd ( xq ue 390- ue 338) 商鞅(约前390-前338)的同义词反义词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庶长
拼音:shù chánɡ 首字母大写:SC五笔:oao ta 庶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妾所生之长子。
2.官爵名。春秋时秦国设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于卿。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级爵,从第十级到第十八级,属于庶长一等。汉袭秦制,也置庶长。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四先生
拼音:sì xiān shenɡ 首字母大写:SXS五笔:lh tfq tgd 四先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谢良佐﹑游酢﹑吕大临﹑杨时,均为理学家程颐的弟子,时称"四先生"。见《宋史.道学传二.谢良佐》。
2.宋崔鷃﹑陈恬皆戊戌生,田昼﹑李豸皆己亥生,并居颍昌阳翟,四人均反对熙宁变法,合称"戊己四先生"。见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
吴起(?-前381)
拼音:wú qǐ (?- qián 381)首字母大写:WQ(?-Q381)五笔:kgd fhn (?- ue 381) 吴起(?-前381)的同义词反义词
战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卫国人。善用兵,曾为鲁、魏将军,屡立战功。后投楚国,任令尹,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悼王死,被旧贵族杀害。
杨锐(1857-1898)
拼音:yánɡ ruì (1857-1898)首字母大写:YR(1857-1898)五笔:snr quk (1857-1898) 杨锐(1857-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四川绵竹人。曾任内阁中书。先后参加强学会、保国会,并倡立蜀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