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院

拼音:yì yuàn 首字母大写:YY五笔:yyr bpf 议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议会。

在野内阁

拼音:zài yě nèi ɡé 首字母大写:ZYNG五笔:d jfc mw utk 在野内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内阁的各部"大臣"各就有关方面发言。1907年英国保守党首先设立。

资政院

拼音:zī zhènɡ yuàn 首字母大写:ZZY五笔:uqwm ght bpf 资政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政府预备立宪时设立的中央咨议机关。1910年开院,议员由清政府指派和各省咨议局推选,多为皇亲贵族和官绅。议决事项须经皇帝批准始有效。貌似资产阶级议会,实为清政府御用机关。清帝退位后解散。

总统制

拼音:zónɡ tǒnɡ zhì 首字母大写:ZTZ五笔:ukn xyc tgm 总统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为国家行政权力中心的政体。二元制的一种。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的权力和议会的权力相互制约。美国从18世纪开始实行,现已有许多国家仿效。有些国家的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这就不是总统制,而是内阁制。

奥匈帝国

拼音:ào xiōnɡ dì ɡuó 首字母大写:AXDG五笔:tmo qrb yuph l 奥匈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刺宋案

拼音:cì sònɡ àn 首字母大写:CSA五笔:smj psu pvs 刺宋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民国初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案件。1913年初,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连续发表竞选演说,抨击袁世凯政府,主张实行议会政治,引起袁的仇视。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袁世凯派人于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刺死宋教仁。由此引发了“二次革命”。

科伦坡

拼音:kē lún pō 首字母大写:KLP五笔:tufh wwx fb 科伦坡的同义词反义词
斯里兰卡首都和国内第一大港。位居印度洋东西航线要冲,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人口615万(1990年)。世界著名人工港,吞吐量约占全国的90%。有食品加工、纺织、炼油等工业。市郊有国际机场。有国际议会大厦、国家博物馆等重要建筑。

君主制

拼音:jūn zhǔ zhì 首字母大写:JZZ五笔:vtk y tgm 君主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共和制”的对称。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国家元首,掌握全部或一部分最高权力的政体。采取这种政体的国家叫君主国。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君主专制制,君主掌握国家的全部最高权力。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不同程度地减弱。其中,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的权力较小(如英国);实行二元制的,君主的权力较大(如沙特阿拉伯)。

立法机关

拼音:lì fǎ jī ɡuān 首字母大写:LFJG五笔:uu ifc sw udu 立法机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是议会。中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广义的“法”而言,立法机关的范围也相应扩大。如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订自治法规等。

两院

拼音:liǎnɡ yuàn 首字母大写:LY五笔:gmww bpf 两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美国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