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拼音:dì mào 首字母大写:DM五笔:f er 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地热
拼音:dì rè 首字母大写:DR五笔:f rvyo 地热的同义词反义词
地球内部所储存的热能。主要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放热而产生。主要从地球深部向表面热传导,以及通过火山、热水活动和构造运动来释放。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分散的地热聚集成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多米尼加联邦
拼音:duō mǐ ní jiā lián bānɡ 首字母大写:DMNJLB五笔:qq oyt nx ek bu dtb 多米尼加联邦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74万(1995年)。首都罗索。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生产和出口香蕉。
堆积山
富士山
拼音:fù shì shān 首字母大写:FSS五笔:pgk fghg mmm 富士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第一高峰。著名的火山。在本州岛中南部。最高点海拔3776米。山体呈典型的圆锥形。自公元8世纪以来火山喷发十八次,现仍有喷气和地热现象。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风景优美,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富士山被日本人民奉为“圣山”,看作是国家的象征。
菲律宾
拼音:fēi lǜ bīn 首字母大写:FLB五笔:ahd tvg pr 菲律宾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南亚岛国,和中国隔海相望。主要由吕宋和棉兰老两大岛组成。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人口702669万(1995年)。首都马尼拉。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和椰产品出口国。
复活节岛
拼音:fù huó jié dǎo 首字母大写:FHJD五笔:tjt itd ab qmk 复活节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洋东南部一火山岛,为智利辖岛。面积117平方千米。因荷兰航海家雅可布·洛加文于1722年复活节那天登上该岛而称此名。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岛四周竖立着六百多尊神秘的巨大半身石像,当地人称该岛为“拉帕努伊”,意即“石像的故乡”。
黑耀石
拼音:hēi yào shí 首字母大写:HYS五笔:lfo igqy dgtg 黑耀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1.玻璃质火山喷出岩浆急剧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几乎全部由玻璃质组成。一般为黑色﹑褐色,有明显的玻璃光泽和贝壳状断口。可作工艺品﹑装饰品的材料。
海洋岛
间歇泉(间jiàn)
拼音:jiàn xiē quán ( jiān j i à n )首字母大写:JXQ(JJIàN)五笔:uj jqww ri ( uj j i à n ) 间歇泉(间ji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间歇性喷泉”的简称。周期性从地下喷出高温水柱或汽柱的温泉。与近期火山或岩浆活动有关,是寻找地热田的标志。分布最著名的地区有冰岛、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和新西兰的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