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巡道

拼音:fēn xún dào 首字母大写:FXD五笔:wv vpv ut 分巡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官名。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抚按

拼音:fǔ àn 首字母大写:FA五笔:rfq rpv 抚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安抚。 2.爱护提携。 3.按摩。 4.明清巡抚和巡按的合称。

抚标

拼音:fǔ biāo 首字母大写:FB五笔:rfq sfi 抚标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清时巡抚直辖的军队。

抚臣

拼音:fǔ chén 首字母大写:FC五笔:rfq ahn 抚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称巡抚。

抚军

拼音:fǔ jūn 首字母大写:FJ五笔:rfq pl 抚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太子从君出征。 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抚篆

拼音:fǔ zhuàn 首字母大写:FZ五笔:rfq txe 抚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巡抚的职位。

李鸿章(1823-1901)

拼音:lǐ hónɡ zhānɡ (1823-1901)首字母大写:LHZ(1823-1901)五笔:sb iaq ujj (1823-1901) 李鸿章(1823-190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淮军首领。安徽合肥人。投靠曾国藩,编练淮军。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9世纪60年代起,提倡“自强求富”,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并建立北洋海军。在对外交涉中,一贯妥协,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三大宪

拼音:sān dà xiàn 首字母大写:SDX五笔:dg dd ptf 三大宪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

沈葆桢(1820-1879)

拼音:shěn bǎo zhēn (1820-1879)首字母大写:SBZ(1820-1879)五笔:ipq awk shm (1820-1879) 沈葆桢(1820-1879)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官员。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后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海防,对开发台湾有所贡献。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水师,督办海防,与李鸿章同为清政府筹建海军的主持者。

唐顺之(1507-1560)

拼音:tánɡ shùn zhī (1507-1560)首字母大写:TSZ(1507-1560)五笔:ovh kd pp (1507-1560) 唐顺之(1507-1560)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曾领兵抵御倭寇,官至凤阳巡抚。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文风简雅,有《答茅鹿门知县书》、《竹溪记》等名篇。有《荆川先生文集》。
12345 共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