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

拼音:mǎ jiǎ 首字母大写:MJ五笔:cg lhnh 马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1.马的护身甲。 2.干贝。江珧肉柱。 3.方言。背心。 4.清八旗制的兵丁。

緑营

拼音:lǜ yínɡ 首字母大写:LY五笔:xviy apk 緑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1.(緑lù)清代兵制。清代除原有八旗兵外,又另募汉人编成军队,用绿旗,称为绿旗兵或绿营兵。

盟旗制度

拼音:ménɡ qí zhì dù 首字母大写:MQZD五笔:jel ytdw tgm oac 盟旗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治制度。1624-1771年推行于蒙古族地区。在蒙古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参照八旗制度组织原则建立。旗为军政合一单位,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数旗合成盟。由清政府任命旗长、盟长。对稳定蒙古社会秩序起一定作用。解放后废除,只保留盟旗称谓,盟相当于地区,旗相当于县。

牛录

拼音:niú lù 首字母大写:NL五笔:tgk vi 牛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八旗组织的最早基层单位。起源于满族早期集体狩猎组织。最初,每一牛录辖十人。以后,所辖丁壮数逐渐扩大到三百人。设统领官一人,称"牛录额真"。 2.借指清兵。

牛录额真

拼音:niú lù é zhēn 首字母大写:NLEZ五笔:tgk vi ptkm fhw 牛录额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八旗基层组织牛录的统领官。清太宗天聪八年改名"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改称"佐领"。额真,满语"主子"的意思;章京,汉语"将军"的满语译还音。

努尔哈赤(1559-1626)

拼音:nǔ ěr hā chì (1559-1626)首字母大写:NEHC(1559-1626)五笔:vce qi kwg fo (1559-1626) 努尔哈赤(1559-162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清太祖”。后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满族。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南)战役中大败明军,逐步夺取辽东。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所部击伤,不久病死。

旗下

拼音:qí xià 首字母大写:QX五笔:ytdw gh 旗下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旗帜下面。 2.清代指八旗之下。 3.借指旗人。

图片

拼音:tú piàn 首字母大写:TP五笔:ltu thg 图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时由八旗佐领所出﹑盖有图章的保证文书,犹汉族官员之印结。 2.图画﹑照片﹑拓片等的统称。

下五旗

拼音:xià wǔ qí 首字母大写:XWQ五笔:gh gg ytdw 下五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兵制。顺治后,满州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

骁骑营

拼音:xiāo qí yínɡ 首字母大写:XQY五笔:cgaq cgdk apk 骁骑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禁军营名。始置于晋,历代因之。清代八旗皆置骁骑营。参阅《晋书.职官志》﹑《清史稿.兵志一》。
12345 共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