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拼音:jìnɡ jìnɡ de dùn hé 首字母大写:JJDDH五笔:geq geq r gbnm isk 静静的顿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苏联肖洛霍夫作于1926-1940年。顿河地区哥萨克格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相爱,但父亲为他娶了娜塔莉亚。他出走外村做雇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苏联国内战争时,他先参加红军,继而卷入哥萨克叛军。后又任红军连长,不久又脱离红军,落入匪帮。最后随他逃亡的阿克西妮亚中弹死去,他便回到了家乡。
寇莱公
拼音:kòu lái ɡōnɡ 首字母大写:KLG五笔:pfqc agus wc 寇莱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拼音:kànɡ rì mín zú tǒnɡ yī zhàn xiàn 首字母大写:KRMZTYZX五笔:ryw jjjj n ytt xyc g hka xg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更多
绿林赤眉起义(绿lù)
拼音:lù lín chì méi qǐ yì ( lǜ l ù )首字母大写:LLCMQY(LLù)五笔:xvi ss fo nhd fhn yr ( xvi l ù ) 绿林赤眉起义(绿lù)的同义词反义词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王莽改制加深了人民苦难。公元17年,王匡、王凤发动起义,因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后出山分路进击,迅速壮大。次年,樊崇等在莒县(今属山东)起义,聚众数万,因以赤色染眉为标识,故称“赤眉军”。绿林、赤眉军与王莽军连年激战。23年,绿林军拥西汉皇族刘玄为帝,年号更始,并攻占长安、洛阳,杀王莽,推翻新朝,刘玄移都长安。樊崇赤眉军在更始政权建立后曾表示归附更始政......更多
明太祖(1328-1398)
拼音:mínɡ tài zǔ (1328-1398)首字母大写:MTZ(1328-1398)五笔:je dy pye (1328-1398) 明太祖(1328-1398)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更多
秦日纲(约1821-1856)
拼音:qín rì ɡānɡ ( yuē 1821-1856)首字母大写:QRG(Y1821-1856)五笔:dwt jjjj xmr ( xq 1821-1856) 秦日纲(约1821-1856)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参加拜上帝会。后任天官正丞相。1854年封燕王。率部攻克武昌、扬州等地,连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韦事变中追随韦昌辉,参与屠杀。不久被处死。
施洋(1889-1923)
拼音:shī yánɡ (1889-1923)首字母大写:SY(1889-1923)五笔:ytb iu (1889-1923) 施洋(1889-1923)的同义词反义词
湖北竹山人。1919年在武汉当律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汉口人力车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聘为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1923年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月7日被捕,不久被杀害。
谁之罪
拼音:shuí zhī zuì 首字母大写:SZZ五笔:ywyg pp lhd 谁之罪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俄国赫尔岑作于1841-1846年。大学毕业生克鲁采费斯基为谋生到一退职将军家任家庭教师,与将军的私生女柳邦卡相爱结婚。贵族青年别里托夫厌倦了漫游生活,回乡结识克鲁采费斯基夫妇。不久,别里托夫与柳邦卡产生了爱情,但终因精神上的压抑而再度出国,柳邦卡一病不起,克鲁采费斯基也忧郁难平。
束发小生
孙中山(1866-1925)
拼音:sūn zhōnɡ shān (1866-1925)首字母大写:SZS(1866-1925)五笔:bi k mmm (1866-1925) 孙中山(1866-1925)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