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
拼音:lónɡ xìnɡ sì 首字母大写:LXS五笔:btg igw ff 隆兴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寺名。俗称正定大佛寺。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时重建后改龙兴寺。清康熙年间改今名。寺内大悲阁高33米。阁中高达22米的铜制大悲菩萨像铸于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为中国古代铸铜艺术的杰作。寺内保存的隋代《龙藏寺碑》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潞氏
马家窑文化
拼音:mǎ jiā yáo wén huà 首字母大写:MJYWH五笔:cg pg pwtb yygy wx 马家窑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新石器时代晩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马拉松赛跑
拼音:mǎ lā sōnɡ sài pǎo 首字母大写:MLSSP五笔:cg ru swc pa khq 马拉松赛跑的同义词反义词
田径运动超长距离赛跑项目。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战胜入侵的波斯人,战士菲迪皮茨从马拉松不停顿地跑到雅典(全程42公里195米)报捷后即死亡。为了纪念这位长跑英雄,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设立42公里195米的超长距离赛跑项目,定名为“马拉松赛跑”。通常在公路上进行,起、终点设在田径场内。因比赛条件不同,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最高成绩。
辽太宗(902-947)
拼音:liáo tài zōnɡ (902-947)首字母大写:LTZ(902-947)五笔:bp dy pfi (902-947) 辽太宗(902-947)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耶律德光”。辽朝皇帝。太祖次子。初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公元927年即位后屡次出兵攻后唐。936年借后唐叛将石敬瑭求援机会取得幽蓟十六州(约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并立石敬瑭为晋帝。946年南下灭后晋,次年改国号契丹为辽。不久自开封北返途中病死。
辽太祖(872-926)
拼音:liáo tài zǔ (872-926)首字母大写:LTZ(872-926)五笔:bp dy pye (872-926) 辽太祖(872-92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的建立者。契丹族。公元10世纪初统一契丹八部,控制邻近女真、室韦等族,任部落联盟首领,任用汉人,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制作文字,发展农商。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
梁门
拼音:liánɡ mén 首字母大写:LM五笔:ivw uyh 梁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徐水县。战国时为赵(后属燕)之汾门。_宋时为安肃军治。公元1004年契丹南下,宋将魏能守此,契丹[攻不陷,时有"铜梁门"之称。
2.古地名。指大梁夷门。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3.中医经络穴位名。位于脐上四寸,旁开二寸处。
拉萨市
拼音:lā sà shì 首字母大写:LSS五笔:ru abu ym 拉萨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中部、拉萨河中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向为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0年设市。人口134万(1995年)。川藏、青藏、拉亚(东)、拉樟(木)等公路交会于此。全年无雾,光照充足,有“日光城”之称。公元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此修建布达拉宫,还有大昭寺、罗布林卡、药王山、哲蚌寺、色拉寺等名胜古迹。有西藏大学等高等学校。
狼居胥
拼音:lánɡ jū xū 首字母大写:LJX五笔:qtyv nd nhe 狼居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约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肯特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后代诗文叙与异族战争常引用之,多非实指。
利漕渠
拼音:lì cáo qú 首字母大写:LCQ五笔:tjh igmj ians 利漕渠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