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
拼音:dà mǎ hā yú 首字母大写:DMHY五笔:dd cg kwg qgf 大马哈鱼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大麻哈鱼"。
2.鱼纲﹐鲑科。体延长﹐稍侧扁﹐长约0.6米。银灰色﹐常具绯色宽斑。口大﹐牙尖锐。体被小圆鳞。背鳍和脂鳍各一个﹐尾鳍凹入。性凶猛﹐捕食小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我国产于黑龙江流域﹐为冷水性经济鱼类之一﹐可鲜食或盐渍﹑熏制;卵的营养价值高﹐为名贵的食品;精巢可制鱼精蛋白。
丹东市
拼音:dān dōnɡ shì 首字母大写:DDS五笔:my ai ym 丹东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辽宁省东部、沈丹铁路终点,经鸭绿江大桥和朝鲜新义州铁路相连。1937年设安东市,1965年改丹东市。人口68.1万(1995年)。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鸭绿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产柞蚕丝绸著名。名胜古迹有九连城、锦江山公园、五龙背温泉等。
倒黄梅
拼音:dǎo huánɡ méi 首字母大写:DHM五笔:wgc amw stx 倒黄梅的同义词反义词
梅雨带北移后重又南下压在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的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8-12日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但有些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不断南下,使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在这些地区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
敦煌市
拼音:dūn huánɡ shì 首字母大写:DHS五笔:ybt orgg ym 敦煌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西端、党河流域,兰新铁路经过北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设市。人口1243万(1995年)。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绸之路”要站。名胜古迹有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玉门关、阳关等古迹。
东瓯
拼音:dōnɡ ōu 首字母大写:DO五笔:ai arg 东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唃厮啰
拼音:ɡǔ sī luo 首字母大写:GSL五笔:kqeh ddw klqy 唃厮啰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唃厮罗"。
2.藏语译音,意为"佛子"。原名斯南陵温。北宋青海东部藏族首领。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后,据有湟水流域及今甘肃﹑青海接邻地区,属民数十万。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加封保顺军节度使。
富饶
分水线
拼音:fēn shuǐ xiàn 首字母大写:FSX五笔:wv ii xg 分水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相邻流域的界线。通常是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此线两侧的径流分别注入不同的流域。有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前者是汇集地表水的界线,后者是汇集地下水的界线。地面和地下分水线可重合,也可不相重合。
干兰
拼音:ɡān lán 首字母大写:GL五笔:fggh udf 干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干阑"。亦作"干栏"。
2.我国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一种原始形式的住宅,即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今西南某些地区还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