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拼音:hàn wǔ dì 首字母大写:HWD五笔:ic gah yuph 汉武帝的同义词反义词
(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韩非

拼音:hán fēi 首字母大写:HF五笔:fjfh hd 韩非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君主统治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哲学上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著作有《韩非子》。 ②韩非(1919-1985)。电影演员。原名幼止,浙江宁波人。1941年从影,先后在国华、文华、中电等电影公司任演员。1949年去香港,......更多

汉文帝(前202-前157)

拼音:hàn wén dì ( qián 202- qián 157)首字母大写:HWD(Q202-Q157)五笔:ic yygy yuph ( ue 202- ue 157) 汉文帝(前202-前157)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子。原为代王。吕后死,周勃与陈平定计,平定诸吕之乱。公元前180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田赋和刑狱,发展农业生产。又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他同景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羁縻卫所

拼音:jī mí wèi suǒ 首字母大写:JMWS五笔:laf ossi bg rn 羁縻卫所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就其地分任归附的各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以加强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刘裕(363-422)

拼音:liú yù (363-422)首字母大写:LY(363-422)五笔:yj puw (363-422) 刘裕(363-422)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宋武帝”。南朝宋的建立者。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原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公元405年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军权。北灭南燕后,回师南下击败卢循。又收复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加强中央集权。

强最

拼音:qiánɡ zuì 首字母大写:QZ五笔:xk jb 强最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强最"。 2.强中之最,强到极点。

宋太祖(927-976)

拼音:sònɡ tài zǔ (927-976)首字母大写:STZ(927-976)五笔:psu dy pye (927-976) 宋太祖(927-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更多

外强

拼音:wài qiánɡ 首字母大写:WQ五笔:qh xk 外强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外面强大。 2.貌似强大。参见"外强中干"。

诛鼌错

拼音:zhū zhāo cuò 首字母大写:ZZC五笔:ytfy jgkn qaj 诛鼌错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诛晁错"。 2.汉景帝时﹐鼌错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吴楚七国以诛鼌错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鼌错列传》。后以"诛鼌错"为清君侧之典。
123 共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