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决
拼音:huǎn jué 首字母大写:HJ五笔:xegc unw 缓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清制,各省死罪人犯,每岁审拟,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诸项,报部。至秋审时由刑部会同九卿详核分拟,请旨裁决。见《清史稿.刑法志三》。
会法
刘光第(1859-1898)
拼音:liú ɡuānɡ dì (1859-1898)首字母大写:LGD(1859-1898)五笔:yj ig txh (1859-1898) 刘光第(1859-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四川富顺人。曾任刑部主事。后参加保国会。戊戌变法时升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秋典
宪部
刑书
杨深秀(1849-1898)
拼音:yánɡ shēn xiù (1849-1898)首字母大写:YSX(1849-1898)五笔:snr ipws tb (1849-1898) 杨深秀(1849-189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维新派。山西闻喜人。曾任刑部郎中、山东道监察御史。后在北京创立关学会并参加保国会。百日维新期间劾顽固派阻挠变法。戊戌政变时,上疏诘问光绪帝被废原因,坚请归政,以致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姚鼐(1732-1815)
拼音:yáo nài (1732-1815)首字母大写:YN(1732-1815)五笔:vqi bhn (1732-1815) 姚鼐(1732-181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散文家。字姬传、梦fd38,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后主持各书院讲席四十年。散文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论文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选编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有《惜抱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