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什市
拼音:tōnɡ shén shì 首字母大写:TSS五笔:cep wf ym 通什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海南省海南岛南部。1986年设市。人口101万(1995年)。位于五指山区的阿陀岭下,是海南岛中部的重要城市。海南民族学院设此。
托尔斯泰
拼音:tuō ěr sī tài 首字母大写:TEST五笔:rta qi dwr dwiu 托尔斯泰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俄国作家。曾在高加索从军。1856年试图解放自己领地的农奴,但得不到农民的信任。次年游历西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其作品对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
②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更多
乌兰巴托
拼音:wū lán bā tuō 首字母大写:WLBT五笔:tnn udf cnh rta 乌兰巴托的同义词反义词
蒙古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62万(1995年)。1639年建城。蒙语意为“红色英雄城”。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于此。有铁路、航空线同中国、俄罗斯相通。公路通往全国各地。有高等学府、科学院、电视中心和喇嘛寺院。
吴仞之(1902- )
拼音:wú rèn zhī (1902- )首字母大写:WRZ(1902- )五笔:kgd wvy pp (1902- ) 吴仞之(1902- )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教育家,导演。江苏常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大同学院,后任中学教员。1937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导演。曾编辑《剧场艺术》月刊。1945年后任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等。曾导演话剧《上海屋檐下》、《名优之死》,影片《乱世风光》、《哑妻》等。
吴晓邦(1906- )
拼音:wú xiǎo bānɡ (1906- )首字母大写:WXB(1906- )五笔:kgd ja dtb (1906- ) 吴晓邦(1906- )的同义词反义词
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江苏太仓人。早年在日本研究舞蹈。30年代在上海创办舞蹈学校和舞蹈研究所,同时从事舞蹈创作。1945年到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舞蹈。建国后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舞协主席。舞蹈作品有《送葬》、《浦江之夜》、《游击队之歌》、《饥火》等。
吴贻弓(1938- )
拼音:wú yí ɡōnɡ (1938- )首字母大写:WYG(1938- )五笔:kgd mck xng (1938- ) 吴贻弓(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执导的影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均获金鸡奖,《阙里人家》获优秀影片奖。
吴子牛(1952- )
拼音:wú zǐ niú (1952- )首字母大写:WZN(1952- )五笔:kgd bb tgk (1952- ) 吴子牛(1952-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四川乐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2年入潇湘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执导的影片《候补队员》、《晚钟》分别获金鸡奖特别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中《晚钟》又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导演影片还有《欢乐英雄》、《阴阳界》等。
西门子
拼音:xī mén zǐ 首字母大写:XMZ五笔:sghg uyh bb 西门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西门子(ernstwernervonsiemens,1816-1892)。德国电工学家。就学于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柏林科学院院士。1842年发明金、银电镀法。1847年与他人合办电报机厂(后发展成西门子公司)。1850年铺设自多佛至加来的第一条海底电报电缆。1866年发明了自励直流发电机。1879年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气铁道。
②电导单位。常用符号s表示。等于欧姆的倒数。
现代汉语词典
拼音:xiàn dài hàn yǔ cí diǎn 首字母大写:XDHYCD五笔:gm wa ic ygk yngk maw 现代汉语词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熊佛西(1900-1965)
拼音:xiónɡ fó xī (1900-1965)首字母大写:XFX(1900-1965)五笔:cexo wxj sghg (1900-1965) 熊佛西(1900-1965)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教育家,剧作家。江西丰城人。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习戏剧。回国后历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校长、中央青年剧社社长、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有剧作《一片爱国心》、《王三》、《上海滩的春天》,论著《佛西论剧》、《写作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