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戏

拼音:nào xì 首字母大写:NX五笔:uym ca 闹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称以丑角表演为主的戏曲。

穷不怕(1828-1904)

拼音:qiónɡ bú pà (1828-1904)首字母大写:QBP(1828-1904)五笔:pwe i nr (1828-1904) 穷不怕(1828-1904)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相声演员。原名朱绍文,北京人。曾为京剧和莲花落的丑角,后在北京天桥等地摆地摊演出相声。表演时先以白土在地上撒成字形,然后据字义说唱笑话。初为一人说唱,收徒后,首创对口相声。常演节目有《字象》、《拆十字》等。

配角

拼音:pèi jué 首字母大写:PJ五笔:sgn qe 配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次要角色。 2.比喻做辅助或次要工作的人。 3.合演一出戏﹑互相配齐角色。

跑圆场

拼音:pǎo yuán chǎnɡ 首字母大写:PYC五笔:khq lkm fnrt 跑圆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戏曲演员表演在长途上行走时,围着舞台中心快步绕圈子。

爬竿

拼音:pá ɡān 首字母大写:PG五笔:rhyc tfj 爬竿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也称“拔高”。一种向上攀援垂直而立或悬于高架的竹(木)竿的民间体育活动。有手足并用或单用双手两种爬法,并可结合做造型动作。已列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之一。 ②杂技节目。汉代已流行,有寻fd5c、立竿等称谓。立长竿于地,一至数人攀缘竿上,作在竿顶单臂支撑或足髁夹竿悬空等惊险动作。另地上立两根长竿,演员fe54跃于两竿间表演的,称“双爬竿”。也有将竿竖立于一演员肩上或头上,另数人在竿上进行表演的。

跑马卖解

拼音:páo mǎ mài xiè 首字母大写:PMMX五笔:khq cg fnud qev 跑马卖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在马上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

女飐

拼音:nǚ zhǎn 首字母大写:NZ五笔:vvv wrhk 女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在角抵之前表演花把势的女子。

傩戏

拼音:nuó xì 首字母大写:NX五笔:wcwy ca 傩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的一类。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的戏曲的统称。流布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演出多戴面具,表演较原始简单。各地名称不一,如安徽称“傩戏”,湖南、湖北称“傩堂戏”、“傩愿戏”,贵州称“脸壳戏”、“地戏”、“傩坛戏”等。

碰球

拼音:pènɡ qiú 首字母大写:PQ五笔:duo ggi 碰球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口头游戏。大家围坐,依次报数,报一者为"一球",报二者为"二球",余类推。首由"一球"开头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应将"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说错﹑忘记接应或接应过慢,就被罚表演节目。

皮影戏

拼音:pí yǐnɡ xì 首字母大写:PYX五笔:bnty jy ca 皮影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被灯光照射的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使幕布上出现做各种动作的人物影像,配以对话、歌唱和音乐。中国皮影戏在北宋已很流行,称为“影戏”。据有关资料,元代曾传到西亚,并远及欧洲。近代各地按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影人原料的不同,而有不同剧种。如河北的“滦州影”(“驴皮影”),山西的“纸窗戏”,东北的“照条儿”等。
2122232425 共4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