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1909-1969)

拼音:wú hán (1909-1969)首字母大写:WH(1909-1969)五笔:kgd jwyk (1909-1969) 吴晗(1909-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史学家。浙江义乌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攻明史,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任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积极从事民主运动。建国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所写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杂文《三家村札记》等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错误的批判,后被捕入狱,含冤逝世。1978年后被平反昭雪。著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等。

吴湖帆(1894-1968)

拼音:wú hú fān (1894-1968)首字母大写:WHF(1894-1968)五笔:kgd ide mhw (1894-1968) 吴湖帆(1894-1968)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画家。初名燕翼,改名万,字东庄,号倩庵、丑d045,书画则署湖帆,江苏吴县人。建国后,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善画山水,深秀明润。亦画花卉,丰腴妍媚。书法则清隽雅健,工于行草。有《吴湖帆画集》。

无诸

拼音:wú zhū 首字母大写:WZ五笔:fq yft 无诸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时闽越王之名。建国于秦闽中郡,约在今福建省。

王进喜(1923-1970)

拼音:wánɡ jìn xǐ (1923-1970)首字母大写:WJX(1923-1970)五笔:ggg fjp fku (1923-1970) 王进喜(1923-1970)的同义词反义词
劳动模范。甘肃玉门人。1938年到玉门油矿当徒工。建国后,任玉门石油管理局1259钻井队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8年所率钻井队创月进尺5000米全国纪录,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1960年调大庆油田,任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市革委会副主任。艰苦创业,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1966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世界纪录,被誉为“铁人”。

王亚南(1901-1969)

拼音:wánɡ yà nán (1901-1969)首字母大写:WYN(1901-1969)五笔:ggg go fm (1901-1969) 王亚南(1901-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经济学家。湖北黄冈人。1938年与郭大力合译出版马克思《资本论》。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作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等。

王芸生(1901-1980)

拼音:wánɡ yún shēnɡ (1901-1980)首字母大写:WYS(1901-1980)五笔:ggg afcu tgd (1901-1980) 王芸生(1901-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天津人。1926年任天津《商报》总编辑。1929年起任《大公报》编辑、总编辑。1948年底进入解放区。建国后任《大公报》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著有《王芸生文集》、《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等。

吴伯箫(1906-1982)

拼音:wú bó xiāo (1906-1982)首字母大写:WBX(1906-1982)五笔:kgd wrg tvh (1906-1982) 吴伯箫(1906-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吴永刚(1907-1982)

拼音:wú yǒnɡ ɡānɡ (1907-1982)首字母大写:WYG(1907-1982)五笔:kgd yni mrj (1907-1982) 吴永刚(1907-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江苏吴县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5年后从影。1934年编导的《神女》,被誉为中国默片的代表作。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中国影协理事。执导的主要影片有《壮志凌云》、《浪淘沙》、《巴山夜雨》等。其作品擅用白描手法,以质朴真实见长。

吴祖光(1917- )

拼音:wú zǔ ɡuānɡ (1917- )首字母大写:WZG(1917- )五笔:kgd pye ig (1917- ) 吴祖光(1917- )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江苏武进人。早年就读于中法大学文学院。后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战胜利后曾任《新民晚报》副刊主编和电影公司编导。建国后任中央电影局编导、中国剧协副主席等。剧作有《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捉鬼传》、《闯江湖》等。

西都

拼音:xī dōu 首字母大写:XD五笔:sghg ftjb 西都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都名。(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洛邑为东都﹐因称镐京为西都。《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2)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建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新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3)东汉都洛阳﹐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汉班固《西都赋》:"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惟长安。"(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为西都。(5)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更多
2122232425 共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