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

拼音:běn jì 首字母大写:BJ五笔:sg xn 本纪的同义词反义词
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一般按年月编排重要史实,列在全书的前面,对全书起总纲的作用。

别史

拼音:bié shǐ 首字母大写:BS五笔:kej kri 别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别史一目,收录有唐高峻《高氏小史》﹑宋吕祖谦《新唐书略》等。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把编年体﹑纪传体以外,杂记历代或一代事实的史书,称为"别史"。

传赞

拼音:zhuàn zàn 首字母大写:ZZ五笔:wfn tfqm 传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1.纪传体史书中,史家在人物传后所作的评论。《史记》有"太史公曰",《汉书》有"赞",《后汉书》有"论"有"赞",故又称论赞。亦指传和赞。

传记

拼音:zhuàn jì 首字母大写:ZJ五笔:wfn yn 传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1.经书的注释。 2.泛指记载的文字。 3.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二体

拼音:èr tǐ 首字母大写:ET五笔:fgg wsg 二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文﹑武两种舞蹈形式。一说指阴柔﹑阳刚两种音乐风格。 2.两种体裁。 3.特指史书编年体与纪传体。 4.指阴﹑阳。

后汉书

拼音:hòu hàn shū 首字母大写:HHS五笔:rg ic nnh 后汉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名。纪传体东汉史。南朝宋范晔著。全书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叙事喜以类相从。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

六家

拼音:liù jiā 首字母大写:LJ五笔:uy pg 六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 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摩尼教

拼音:mó ní jiāo 首字母大写:MNJ五笔:ossr nx ftbt 摩尼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三君

拼音:sān jūn 首字母大写:SJ五笔:dg vtk 三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 4.指明末东林党的赵南星﹑邹元标和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世家

拼音:shì jiā 首字母大写:SJ五笔:anv pg 世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世代做官的人家:出身世家|那小生原也是世家子。 ②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主要叙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如《吴太伯世家》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宗师孔子,虽不是诸侯王,也列入世家。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中有《十国世家》。
1234 共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