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

拼音:wò xuán 首字母大写:WX五笔:fjwf ytnh 斡旋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扭转:大钧播群物,斡旋不作难。引申为调解争端:多亏他从中斡旋,否则很难收场。 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之一。指第三者为帮助发生争端的当事国和解,促使他们直接谈判而进行的活动。与调停不同,斡旋者不直接参加谈判,但可提出建议供参考。斡旋者可以是某个国家,也可以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议呈

拼音:yì chénɡ 首字母大写:YC五笔:yyr kgf 议呈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具呈建议。

博采群议

拼音:bó cǎi qún yì 首字母大写:BCQY五笔:fsf es vtku yyr 博采群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博采众议

拼音:bó cǎi zhònɡ yì 首字母大写:BCZY五笔:fsf es www yyr 博采众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倡议书

拼音:chànɡ yì shū 首字母大写:CYS五笔:wjjg yyr nnh 倡议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不宾之士

拼音:bù bīn zhī shì 首字母大写:BBZS五笔:i pr pp fghg 不宾之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

晁错(前200-前154)

拼音:cháo cuò ( qián 200- qián 154)首字母大写:CC(Q200-Q154)五笔:jqi qaj ( ue 200- ue 154) 晁错(前200-前154)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陈平(?-前178)

拼音:chén pínɡ (?- qián 178)首字母大写:CP(?-Q178)五笔:ba guf (?- ue 178) 陈平(?-前1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陈胜起义后,先投魏王咎,后又随项羽入关。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而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创议

拼音:chuànɡ yì 首字母大写:CY五笔:wbj yyr 创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1.首先建议。

登幽州台歌

拼音:dēnɡ yōu zhōu tái ɡē 首字母大写:DYZTG五笔:wgku mx ytyh ck sks 登幽州台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唐代陈子昂作。作者在随军出征契丹途中经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时所作。因苦心建议不被采纳,反遭降级,心怀抑郁,故登台抒愤。诗全文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体现了怀才不遇者的普遍心理,故历来被广泛传诵。
12345 共9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