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

拼音:xú zhōu huì zhàn 首字母大写:XZHZ五笔:twg ytyh wfc hka 徐州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枣宜会战

拼音:zǎo yí huì zhàn 首字母大写:ZYHZ五笔:smuu peg wfc hka 枣宜会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张骞(?-前114)

拼音:zhānɡ jiǎn (?- qián 114)首字母大写:ZJ(?-Q114)五笔:xta pawg (?- ue 114) 张骞(?-前114)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拑击

拼音:qián jī 首字母大写:QJ五笔:rfg gb 拑击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两面夹击。

钳击

拼音:qián jī 首字母大写:QJ五笔:qfg gb 钳击的同义词反义词
1.钳形夹击。
12 共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