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礼

拼音:sānɡ zǐ lǐ 首字母大写:SZL五笔:cccs suh pynn 桑梓礼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上党战役

拼音:shànɡ dǎnɡ zhàn yì 首字母大写:SDZY五笔:h ip hka twc 上党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在山西长治(古称上党郡)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战役。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调集大军进犯解放区。8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率一万七千余人进占长治地区。晋冀鲁豫解放区部队于9月10日发起上党战役,集中三万一千余人对长治实施围攻。战至10月12日,歼灭长治守军及其增援之敌共三万五千余人,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

羣牧

拼音:qún mù 首字母大写:QM五笔:vtku cty 羣牧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称九州治民的官长,后用以泛指众诸侯或地方长官。

铨曹

拼音:quán cáo 首字母大写:QC五笔:qwg gmaj 铨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 2.借指主管选拔官员之长官。

三府

拼音:sān fǔ 首字母大写:SF五笔:dg ow 三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2.通判的别称。官品低于知府﹑同知,故称。

三辅

拼音:sān fǔ 首字母大写:SF五笔:dg lsy 三辅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及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改左内史为左冯(píng)翊,治长陵以北。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等。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衡(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省

拼音:sā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ith 三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省臣

拼音:shěnɡ chén 首字母大写:SC五笔:ith ahn 省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1.行省的长官。

伤单

拼音:shānɡ dān 首字母大写:SD五笔:wte ujfj 伤单的同义词反义词
1.仵作验伤后填写的受伤者或因伤致死者的伤痕检验单。单中伤痕等重要项目,旧时亦有由州县长官亲笔填写者。

侍郎

拼音:shì lánɡ 首字母大写:SL五笔:wffy yvb 侍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汉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1617181920 共4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