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赛
快书
孔三传
拼音:kǒnɡ sān chuán 首字母大写:KSC五笔:bnn dg wfn 孔三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曲艺演员。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活动年代大致在熙宁至大观年间。将传奇、灵怪故事编成曲子说唱,是诸宫调的首创者。
李德才(1903-1982)
拼音:lǐ dé cái (1903-1982)首字母大写:LDC(1903-1982)五笔:sb tfl ft (1903-1982) 李德才(1903-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四川扬琴演员。四川成都人。艺名德娃子。自幼从父学唱扬琴,七岁即演出。唱旦脚。在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德派”艺术,并创四川扬琴旦脚坐上手的先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祭塔》、《香莲闯宫》等。
梁子
梨花大鼓
拼音:lí huā dà ɡǔ 首字母大写:LHDG五笔:tjs awx dd fkuc 梨花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艺的一种。也叫山东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梨花"为"犁铧"之音变,农民以犁铧碎片击拍伴唱。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犁铧碎片改为两枚铜片或铁片。演唱时除书鼓外,另有三弦﹑四胡伴奏。曲调亦有所变化。
犁铧片
拼音:lí huá piàn 首字母大写:LHP五笔:tjtg qwx thg 犁铧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作“梨花片”,又称“月牙片”。体鸣乐器。以两块半月形铜片为一副,夹于左手指间,相击发声。是“梨花大鼓”等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刘宝全(1868-1942)
拼音:liú bǎo quán (1868-1942)首字母大写:LBQ(1868-1942)五笔:yj pgy wg (1868-1942) 刘宝全(1868-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今深州)人。初在农村说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师从宋五、胡十、霍明亮。从其他曲种和戏曲艺术中吸取养料,依照北京语音创造了京韵大鼓。嗓音宏亮清脆,唱腔丰富多变,世称“刘派”。代表作有《长坂坡》、《大西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