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绣文(1915-1969)
拼音:shū xiù wén (1915-1969)首字母大写:SXW(1915-1969)五笔:wfkh xtb yygy (1915-1969) 舒绣文(1915-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电影演员。安徽黟县人。女。1932年后曾任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员。1933年起先后任艺华、明星、中制、昆仑等影片公司演员。1941年参加中华剧艺社。建国后在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主演电影《保卫我们的土地》、《一江春水向东流》,话剧《原野》、《大雷雨》、《骆驼祥子》等。
台词
塑造
贴旦
魏鹤龄(1906-1979)
拼音:wèi hè línɡ (1906-1979)首字母大写:WHL(1906-1979)五笔:tvr pwy hwbc (1906-1979) 魏鹤龄(1906-1979)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戏剧演员。天津人。1928年入山东实验剧院。1934年从影,主演影片《人之初》。后相继主演《马路天使》、《保卫我们的土地》、《祝福》、《燎原》等近四十部影片。表演以质朴深沉见长。
文学
文学作品
拼音:wén xué zuò pǐn 首字母大写:WXZP五笔:yygy ipb wthf kkk 文学作品的同义词反义词
1. 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王莹(1913-1974)
拼音:wánɡ yínɡ (1913-1974)首字母大写:WY(1913-1974)五笔:ggg apg (1913-1974) 王莹(1913-1974)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电影演员。安徽芜湖人。女。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曾参加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剧社以及明星、电通影片公司等。抗战时期率新中国剧团赴南洋演出。后赴美国学习。1955年回国,任北影厂编剧。曾主演话剧《赛金花》,电影《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自由神》等。著有长篇小说《宝姑》等。
戏曲
拼音:xì qǔ 首字母大写:XQ五笔:ca ma 戏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吴祖光(1917- )
拼音:wú zǔ ɡuānɡ (1917- )首字母大写:WZG(1917- )五笔:kgd pye ig (1917- ) 吴祖光(1917- )的同义词反义词
剧作家。江苏武进人。早年就读于中法大学文学院。后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战胜利后曾任《新民晚报》副刊主编和电影公司编导。建国后任中央电影局编导、中国剧协副主席等。剧作有《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捉鬼传》、《闯江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