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籴

拼音:hé dí 首字母大写:HD五笔:t tyo 和籴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贺拔

拼音:hè bá 首字母大写:HB五笔:ekm rdc 贺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复姓。北魏有贺拔胜。见《魏书.官氏志》。

侯爵

拼音:hóu jué 首字母大写:HJ五笔:wnt elv 侯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爵位名。自周以来,除汉﹑北魏﹑明等少数几个朝代,大体皆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回波乐

拼音:huí bō lè 首字母大写:HBL五笔:lk ib tn 回波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名。又舞曲名,词牌名。北魏尒朱荣曾与左右连手踏地歌唱《回波乐》,歌辞久佚。其曲调至唐入大曲。现存唐人词皆为六言绝句体。起句例用"回波尔时"四字。单调二十四字,平韵或仄韵。

贾思勰

拼音:jiǎ sī xié 首字母大写:JSX五笔:sm ln eeen 贾思勰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任太守。研究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考察农业生产的情况。写成《齐民要术》一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均田

拼音:jūn tián 首字母大写:JT五笔:fqu ll 均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均田制

拼音:jūn tián zhì 首字母大写:JTZ五笔:fqu ll tgm 均田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金陵

拼音:jīn línɡ 首字母大写:JL五笔:qqq bfw 金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2.中晩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3.北魏拓跋珪陵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盛乐城西北。 4.指四川铜陵山。

金墉

拼音:jīn yōnɡ 首字母大写:JY五笔:qqq fovh 金墉的同义词反义词
1.西方的城。 2.犹金城。坚固的城墙。 3.古城名。三国魏明帝时筑﹐为当时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西北角一个小城。唐贞观后废。《太平御览》卷一七六引晋陆机《洛阳地记》:"洛阳城内西北角有金墉城,东北角有楼高百尺,魏文帝造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瑶光寺北有承明门,有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洛阳县》:"嘉平六年,司马师废其主芳,迁于金墉。延熙二年,......更多

九品

拼音:jiǔ pǐn 首字母大写:JP五笔:vt kkk 九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九卿。 2.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 3.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九品中正"。 4.指诗的九种风格。 5.泛言九等,九级。
1617181920 共2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