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剧
秧歌剧
引戏
英若诚(1929- )
拼音:yīnɡ ruò chénɡ (1929- )首字母大写:YRC(1929- )五笔:amd adk yd (1929- ) 英若诚(1929- )的同义词反义词
演员,翻译家。北京人。满族。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建国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1986年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演出剧目有《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等。译著有剧本《咖啡店的政客》、《甘蔗田》等。
预演
张寒晖(1902-1946)
拼音:zhānɡ hán huī (1902-1946)首字母大写:ZHH(1902-1946)五笔:xta paw jplh (1902-1946) 张寒晖(1902-1946)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曲家。河北定县(今定州)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后在北平、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及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年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作有歌曲《松花江上》、《游击乐》、《去当兵》等五十余首以及反映延安大生产运动的陇东民歌改编曲《军民大生产》等。
折子戏
赞哈
拼音:zàn hā 首字母大写:ZH五笔:tfqm kwg 赞哈的同义词反义词
傣族曲艺曲种。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赞哈”为傣语歌手之意。演出时一人一笛或两人合作,多演于吉庆时日。曲调具朗诵风格。传统曲目多为民间传说,也有即兴编词的歌唱。
致语
族年
拼音:zú nián 首字母大写:ZN五笔:ytt tg 族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