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臣
挢发
郊恩
今上官家
康熙帝(1654-1722)
拼音:kānɡ xī dì (1654-1722)首字母大写:KXD(1654-1722)五笔:ovi ahko yuph (1654-1722) 康熙帝(1654-1722)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庙号圣祖,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1661年八岁即位,初由权臣鳌拜等专权。亲政后,设计逮捕鳌拜,掌握大权。1681年平定吴三桂等西南三藩叛乱,1683年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后又出兵驱逐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并派索额图等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间东段边界。继而又三次率军亲征,打败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他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更多
康有为(1858-1927)
拼音:kānɡ yǒu wéi (1858-1927)首字母大写:KYW(1858-1927)五笔:ovi e o (1858-1927) 康有为(1858-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北京联合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要求拒和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后与梁启超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保国会,宣传变法。1898年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组织保皇会。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进玺
口诏
金銮殿
九棘三槐
拼音:jiǔ jí sān huái 首字母大写:JJSH五笔:vt sms dg srq 九棘三槐的同义词反义词
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