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585-630)
拼音:dù rú huì (585-630)首字母大写:DRH(585-630)五笔:sfg vk jtx (585-630) 杜如晦(585-630)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初大臣。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后归唐,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参预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得帝位。官至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有“房谋杜断”之称。
度支
拼音:dù zhī 首字母大写:DZ五笔:oac fc 度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1.规划计算(开支)。
2.指经费开支。
3.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参阅《通典.职官五》﹑《文献通考.职官六》﹑《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
4.指经商。
度支使
拼音:dù zhī shǐ 首字母大写:DZS五笔:oac fc wgk 度支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职掌财政收支。唐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五代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宋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元丰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贰卿
二省
二十四司
拼音:èr shí sì sī 首字母大写:ESSS五笔:fgg fg lh ngk 二十四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隋,统辖于尚书省,唐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2.对隋炀帝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