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拼音:tiě dào yóu jī duì 首字母大写:TDYJD五笔:qtg ut iytb gb bw 铁道游击队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知侠作。1954年发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临枣地区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斗洋行、打票车、扒铁路、拆炮楼、炸桥梁、夺物资,神出鬼没,出其不意,使日本侵略军惶惶不可终日。作品富有传奇色彩。
啼笑因缘
拼音:tí xiào yīn yuán 首字母大写:TXYY五笔:kyu ttd ld xxe 啼笑因缘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张恨水作。1929年发表。大学生樊家树与天桥女艺人沈凤喜相爱,但军阀刘海柱却逼娶了凤喜。樊家树在卖艺人关氏父女的帮助下营救凤喜未成。最后,凤喜因受刺激而发疯。作品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唾壶击碎
通俗文学
拼音:tōnɡ sú wén xué 首字母大写:TSWX五笔:cep wwwk yygy ipb 通俗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
桐城派
拼音:tónɡ chénɡ pài 首字母大写:TCP五笔:smgk fd ire 桐城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皆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王梵志
拼音:wánɡ fàn zhì 首字母大写:WFZ五笔:ggg ssw fn 王梵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初唐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诗以说理为主,重视惩恶劝善的社会功能,语言浅近、诙谐,多用俗语俚词。部分作品宣扬佛教思想。作品在唐代流传甚广,后多失传,清末在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的手抄本。今人的校辑本存其诗三百四十八首。
押韵
拼音:yā yùn 首字母大写:YY五笔:rl ujqu 押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作“压韵”。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旧时押韵,要求韵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数变格。现代新诗押韵,不受古代韵书限制。
问题剧
拼音:wèn tí jù 首字母大写:WTJ五笔:uk jgh ndj 问题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社会问题剧”。一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戏剧作品。19世纪中叶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时期兴起,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
物象
吴永刚(1907-1982)
拼音:wú yǒnɡ ɡānɡ (1907-1982)首字母大写:WYG(1907-1982)五笔:kgd yni mrj (1907-1982) 吴永刚(1907-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江苏吴县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25年后从影。1934年编导的《神女》,被誉为中国默片的代表作。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中国影协理事。执导的主要影片有《壮志凌云》、《浪淘沙》、《巴山夜雨》等。其作品擅用白描手法,以质朴真实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