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文

拼音:zhuì wén 首字母大写:ZW五笔:gqtm yygy 赘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文章中多馀的词句或字体中多馀的部位。

字类

拼音:zì lèi 首字母大写:ZL五笔:pb od 字类的同义词反义词
1. 根据基本的字体设计变化而成的各种不同的字体,如细体字、黑体字、粗黑体等。

筋书

拼音:jīn shū 首字母大写:JS五笔:teer nnh 筋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书法中一种瘦劲有力的字体。

鸟虫书

拼音:niǎo chónɡ shū 首字母大写:NCS五笔:qgd jhny nnh 鸟虫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王莽所定六体书之一。篆书的变体。以其像虫鸟之形,故名。春秋战国时就有这种字体,大都铸或刻在兵器上。秦书八体中有"虫书"。施用于旗帜和符信。也有采用作印章文字的。

南乡子

拼音:nán xiānɡ zǐ 首字母大写:NXZ五笔:fm xt bb 南乡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三体

拼音:sān tǐ 首字母大写:ST五笔:dg wsg 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点

拼音:sān diǎn 首字母大写:SD五笔:dg hko 三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2.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盘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五体

拼音:wǔ tǐ 首字母大写:WT五笔:gg wsg 五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五易

拼音:wǔ yì 首字母大写:WY五笔:gg jqr 五易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水的形﹑色﹑响﹑态﹑味五种变化。 2.谓汉字字体在历史上的五次变化。 3.谓《易》以"易"名,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种意义。

峋嶙

拼音:xún lín 首字母大写:XL五笔:mqj moq 峋嶙的同义词反义词
1.形容字体劲瘦而有骨力。 2.形容人消瘦露骨。
1112 共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