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

拼音:zhé jiù 首字母大写:ZJ五笔:rr hj 折旧的同义词反义词
“固定资产折旧”的简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因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成本中去的部分。计算折旧的常用方法为“使用年限折旧法”或“工作量(产量)折旧法”。

政党

拼音:zhènɡ dǎnɡ 首字母大写:ZD五笔:ght ip 政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维护其利益、实现其政治主张而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是17世纪70年代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在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孙中山在1894年建立的兴中会,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中国同盟会

拼音:zhōnɡ ɡuó tónɡ ménɡ huì 首字母大写:ZGTMH五笔:k l m jel wfc 中国同盟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在孙中山倡导下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发刊《民报》,并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政治思想上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并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迁回国内。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拼音:zhōnɡ ɡuó zuǒ yì zuò jiā lián ménɡ 首字母大写:ZGZYZJLM五笔:k l da nla wthf pg bu jel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资本主义法制

拼音:zī běn zhǔ yì fǎ zhì 首字母大写:ZBZYFZ五笔:uqwm sg y yr ifc tgm 资本主义法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资产阶级法制”。通常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指资产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管理资产阶级国家的事务制度化、法律化。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提出了“三权分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并在掌握政权后写入了宪法性文件,确定为法制原则。资产阶级法制在历史上曾起了进步作用,但它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拼音:zī běn zhǔ yì jī běn máo dùn 首字母大写:ZBZYJBMD五笔:uqwm sg y yr dwf sg cnht rfh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同义词反义词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成为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资本家的私事,造成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尽量扩大生产,并无止境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生产能力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资本家剥削雇......更多

资本主义社会

拼音:zī běn zhǔ yì shè huì 首字母大写:ZBZYSH五笔:uqwm sg y yr py wfc 资本主义社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个体生产,生产力较之封建社会有极大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普遍的形式,劳动力也成为了商品。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和斗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常常导致经济危机。19世......更多

最终产品

拼音:zuì zhōnɡ chán pǐn 首字母大写:ZZCP五笔:jb xtu u kkk 最终产品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间产品”的对称。不再加工而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它是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平衡的角度考察经济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其内容包括:一定时期(年)个人消费品、公共消费品、用作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品、用于增加储备的产品、用于国防的产品和净出口的产品。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拼音:ào dì lì yì bá sì bā nián ɡé mìnɡ 首字母大写:ADLYBSBNGM五笔:tmo f tjh g wt lh wt tg af wgkb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奥地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3月,维也纳人民起义,推翻梅特涅反动政府,奥地利皇帝被迫同意立宪;4月颁布帝国宪法,但未能满足人民要求。5月,维也纳人民再次起义,奥皇及皇室被迫逃离首都。同时,帝国境内的捷克、匈牙利也发生革命。10月,维也纳人民为抗议奥军镇压匈牙利革命,又举行起义。后因资产阶级妥协,封建势力反扑,11月革命被镇压。

奥利弗尔·退斯特

拼音:ào lì fú ěr · tuì sī tè 首字母大写:ALFE·TST五笔:tmo tjh xjk qi · vp dwr cffy 奥利弗尔·退斯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作于1838年。孤儿奥利弗尔·退斯特出生在济贫院,后在棺材店当学徒。因不堪折磨逃到伦敦,却落入了贼窟。他历尽艰险,才得到好心的资产者勃朗罗和姨母一家的保护,最后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有钱人的儿子,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1112131415 共2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