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
拼音:suān yǔ 首字母大写:SY五笔:sgc fghy 酸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酸性降水”。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等)。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多由大气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污染物被大气中的水分吸收后所致。现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碳循环
拼音:tàn xún huán 首字母大写:TXH五笔:dmd trf gdh 碳循环的同义词反义词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及人类活动,生成二氧化碳而返回大气中,如此反覆循环,以至无穷。
四日市哮喘
拼音:sì rì shì xiāo chuǎn 首字母大写:SRSXC五笔:lh jjjj ym kft kmd 四日市哮喘的同义词反义词
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首先发生在日本的四日市而得名。由硫氧化物、烟尘、粉尘等污染大气所致。以阻塞性呼吸道疾病为特征,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1961年在日本四日市开始大流行。至1972年患者达八百十七人,死亡超过十人。
太阳
拼音:tài yánɡ 首字母大写:TY五笔:dy bj 太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平均密度1409克/厘米3,质量1989×1033克,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其中二十二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
太阳对流层
拼音:tài yánɡ duì liú cénɡ 首字母大写:TYDLC五笔:dy bj cf iyc nfc 太阳对流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结构的一个层次。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之下。厚约15万千米。层顶温度约6600开。由于层内氢的不断电离而造成气体比热的不断增加,破坏流体静力学平衡,引起气体的升降,形成对流。
太阳辐射
拼音:tài yánɡ fú shè 首字母大写:TYFS五笔:dy bj lgk tmd 太阳辐射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以电磁波形式放射出的能量。约有一半的能量分布在可见光区,其余一半大多在近红外区,少量在紫外区。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引起大气中各种现象和演变过程的最根本的动力。
太阳活动
拼音:tài yánɡ huó dònɡ 首字母大写:TYHD五笔:dy bj itd fce 太阳活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04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太阳能
拼音:tài yánɡ nénɡ 首字母大写:TYN五笔:dy bj ce 太阳能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阳能中可见光谱区能量约占403%,红外光谱区能量约占514%,紫外光谱区能量约占83%。地球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约为702×1024焦,平均每平方米地面上每秒内可获得1353焦的太阳能。太阳能是正待开发和利用的无污染的能源之一。
同温层
外层
拼音:wài cénɡ 首字母大写:WC五笔:qh nfc 外层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般指距地面500千米以上高度的大气层。层内大气十分稀薄,大气分子很少互撞,带电微粒受磁力线控制而运动,中性粒子基本上按各自抛物线轨迹运动,速度较大的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而逸入行星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