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晋演义
拼音:dōnɡ xi jìn yǎn yì 首字母大写:DXJYY五笔:ai sghg goj ipgw yr 东西晋演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讲史小说。明代杨尔曾作。十二卷,五十回。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叙述东晋史实,多取材于正史,文字典雅。
西晋
泰始历
博物志
拼音:bó wù zhì 首字母大写:BWZ五笔:fsf cq fn 博物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笔记。西晋张华著。十卷。其中一至六卷杂记地理风俗、动物植物乃至方士奇技、名物考证。七至十卷叙述各种神话传说、人物逸事等。
郭璞(274-324)
拼音:ɡuō pú (274-324)首字母大写:GP(274-324)五笔:ybb gou (274-324) 郭璞(274-324)的同义词反义词
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西晋末,避乱到江南。后任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反,被杀。死后追赠弘农太守。长于卜筮、天文、训诂学,著有《尔雅注》、《方言注》等。文学作品以《江赋》和《游仙诗》最有名。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274-324)】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西晋末,避乱到江南。后任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反,被杀。死后追赠......更多
琅邪
拼音:lánɡ xié 首字母大写:LX五笔:gyv ahtb 琅邪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琅琊"。亦作"琅琊"。
2.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
3.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
4.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5.指秦琅琊刻石。
巴氐
拼音:bā dī 首字母大写:BD五笔:cnh qayi 巴氐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长安
拼音:chánɡ ān 首字母大写:CA五笔:ta pv 长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都城名。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皆于此定都。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故址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2.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段氏
拼音:duàn shì 首字母大写:DS五笔:thdc qa 段氏的同义词反义词
1.锻工。古代金工六种之一。主要从事农具制作。
2.鲜卑族的一支。以部为氏。西晋时﹐首领段务目尘受晋封辽西公。所领凡三万余家﹐分布辽西一带。后为石虎所破﹐部众多与汉人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