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主张
乔主张
主张
非道德主义
拼音:fēi dào dé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FDDZY五笔:hd ut tfl y yr 非道德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种摒弃道德规范,否认道德的存在及其社会作用的伦理学理论。如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要否认一切道德,认为“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道德对此无能为力。
吴派
拼音:wú pài 首字母大写:WP五笔:kgd ire 吴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明朝中晩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晩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2.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抱朴含真
拼音:bào pǔ hán zhēn 首字母大写:BPHZ五笔:rqn shy wynk fhw 抱朴含真的同义词反义词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道流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拼音:kànɡ rì jiù ɡuó shí dà ɡānɡ lǐnɡ 首字母大写:KRJGSDGL五笔:ryw jjjj giyt l fg dd xmr wycm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由毛泽东提议并通过。内容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全国军事总动员;(3)全国人民总动员;(4)改革政治机构;(5)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6)实行为战时服务的财政经济政策;(7)改良人民生活;(8)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9)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10)实现抗日的民族团结。这个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
新三民主义
拼音:xīn sān mín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XSMZY五笔:usr dg n y yr 新三民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更多
资政新篇
拼音:zī zhènɡ xīn piān 首字母大写:ZZXP五笔:uqwm ght usr tyn 资政新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平天国刊刻书籍之一。洪仁著。1859年由洪秀全批示后颁布。作者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发展工业,兴修水利,奖励技术发明等一系列建设国家的主张。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但因历史条件限制而没有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