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肠
鳢肠 释名: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气味:(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1、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又方;鳢肠取汁,用盐炼干,研末搽牙,又方;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晒干,装泥瓶中......更多
榲柏
榲柏 释名:酸、甘、微温、无毒气味: 主治: 主治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阿井泉
阿井泉 释名:阿井泉也是一种井水。气味: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 逐痰下降(即治逆痰),下胸胃淤浊,止吐。 附方:阿井在今山东阳谷县,即古代东阿县。井下水直通济南,所以济南的井水,也有阿井水的作用。这支水叫作济水。早在周代,《管子》就记载着
白鲜
白鲜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白蚁泥
白蚁泥 释名: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气味: 主治: 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白芷
白芷 释名:亦名白、芳香、泽芬、苻蓠、、莞、叶名麻、药。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肺、胃、大肠三经的疾病。李时珍说:白芷“所在之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1、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碗,煎药服下服汁,......更多
败酱
败酱 释名:苦菜、泽败、鹿肠、鹿首、马草。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腹痈有脓。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改酱五分,共捣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二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2、产后恶露。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3、产后腹痛。用败酱五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4、蠼螋尿疮。用败酱煎汁涂搽,有效。
斑鸠
斑鸠 释名:斑佳、锦鸠、鹁鸠、祝鸠。气味:(鸠肉)甘、平、无毒。主治:明目,益气,令人不噎。 附方:方鸠屎同夜明砂,等分为末,只入耳中,可治耳出脓及耳多耵聍。
半天河
半天河 释名: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 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附方
薄荷
薄荷 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1、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2、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每取残,泡热激发中洗眼。 3、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