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朝代:出生日期:1468年死亡日期:1551年 王九思的百科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

汉族,陕西鄠县(今户县)人。

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

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

其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陆续来北京,相聚讲论,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史称"前七子"。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

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

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与刘瑾为陕西同乡,被名列瑾党,降为寿州同知。

以诗文名列“前七子”。

所著有诗文集《......更多

梁鸿

朝代: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梁鸿的百科

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伯鸾。

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

娶孟光为妻,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

作《五噫之歌》,以讥刺时政,章帝使人追捕,逃亡齐鲁,后至吴,为人赁舂,妻为具食,举案齐眉。

闭户著书,疾困而卒。

刘向

朝代:出生日期:前77?死亡日期:前6年 刘向的百科

西汉沛人。

本名更生,字子政。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

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

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

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

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赵我佩

朝代: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赵我佩的百科

赵我佩,字君兰,仁和人,赵庆熺女,□砺轩室。

陈毅

朝代: 现代 出生日期:1901年死亡日期:1972年 陈毅的百科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更多

向秀

朝代: 三国 出生日期:227年死亡日期:272年 向秀的百科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人。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

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

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馀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

另着《思旧赋......更多

翁方纲

朝代:出生日期:1733年死亡日期:1818年 翁方纲的百科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

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

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

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

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

鲁褒

朝代:出生日期:?年死亡日期:?年 鲁褒的百科

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

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

《晋书·隐逸传》谓:“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

”今所见《钱神论》、系严可均《全晋文》据《晋书·鲁褒传》、《艺文类聚》、《初学记》合抄而拼成的。

此文虽名曰“论”,其实仍然沿袭辞赋问难之体。

文中虚拟司空公子与綦毋先生的问答,极论钱之妙用如神,而语带谐谑,揶揄笑骂,恣肆酣畅。

文中精彩之处颇多,如司空公子讪笑綦毋先......更多

吴廷翰

朝代:出生日期:1491年死亡日期:1559年 吴廷翰的百科

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十六年(1521)取进士。

历官兵主事、户部主事,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在吏部铨选中,推荐直言的谏官,忤上司之意,调任广东佥事,转任岭南分巡道兼督学政。

因弹劾权贵,改任浙江参议、山西参议。

山西年荒,力请赈济。

出库金,救活饥民十万人,经手数万两金银,一文不名。

曾奉命采端溪砚,不持一砚归。

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著有:《吉斋漫录》、《椟记》、《瓮记》、《丛言》、《志略考》、《......更多

汤式

朝代:出生日期:?年死亡日期:?年 汤式的百科

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

字舜民,号菊庄。

象山(今属浙江)人。

曾为本县县吏,不得志,落魄江湖。

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常得恩赏。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

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叹人生;

描述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

而他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开创悼亡散曲的肇端。

......更多

1112131415 共20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