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
庇隆,1895年10月8日生。
意、法移民后裔。
1943年参军,发动政变,推翻文官政府,任劳动与社会福利部部长,1945年任副总统兼国防部长。
1945年10月在一次政变中被捕。
情妇爱娃·杜亚尔特以及工会中他的支持者,将他救出。
几天后与爱娃成婚。
1946年2月24日当选总统。
在内政上他推动国家工业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为工人阶级提供较多的社会福利;
外交上采取反美英态度。
阿根廷扩展在拉美的势力,追求在南......更多
胡适逝世
胡适,中国现代学者。
原名洪骍,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上海中国公学肄业。
早年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
1910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学子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
同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新诗集《尝试集》,为当时新文化运动 的著名人物。
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更多
著名电影演员伊丽莎白·泰勒诞辰
1932年2月27日,伊丽莎白·泰勒诞生在伦敦。
7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好莱坞。
1942年因主演《玉女神驹》成为影坛童星。
后因主演《巴特菲尔德8》和《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
》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并四次获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1986年林肯中心电影协会授予她终身成就奖。
泰勒经历过8次婚变。
泰勒主演的主要影片有《阳光照耀之地》、《白人》、《热锌皮屋顶上的猫》、《匆匆去夏》、《青鸟》等。
14岁时在马......更多
“西林教案”发生
1856年2月29日 非法侵入广西西林县活动的法籍神甫马赖被拿获正法,史称“西林教案”,又称“马神甫事件”。
《中法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在我国通商口岸设立天主教学。
法国为了进一步取得内地传教的合法地位,实现其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的野心,纵令教士私入内地传教。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勾结官府,包庇教徒马子农、林八等抢掳奸淫激起民愤。
本日,新任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26名不法教......更多
我国与加纳恢复外交关系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
面积23.9460万平方公里。
人口1700万。
有阿肯、埃维、莫西-达戈姆巴、加-阿丹格贝四大部族。
官方语言为英语。
首都阿克拉。
加纳经济以农业为主,可可、矿产品和木材为三大经济支柱。
60%以上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可可是传统出口创汇商品。
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较发达。
加纳在公元3-4世纪建立古加纳王国。
13世纪开始遭外国入侵。
1897年沦为英殖民地。
1957年3月6日独立,仍留在英联......更多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邓演达诞辰
邓演达1895年3月1日生于广东惠阳,字择生。
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邓演达列为“一贯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邓演达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忠勇奋发,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
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
这次全会是挽救大革命的一次壮举。
为了限制蒋介石独裁的恶性发展,会议通过了《统一党领导机关案》、《统一革命势力案》、......更多
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903年3月1日,上海震旦学院正式开学。
1898年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提倡新学。
梁启超为了办一所译学馆,通过法国驻华使馆介绍,请中国天主教徒马相伯主持其事。
后因慈禧复政,办译学馆一事遂告中止。
1903年,清政颁布学制以后,马相伯建议蔡元培从南洋公学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学习拉丁文,共20人,入震旦学院学习。
“震旦”,意为东方光明及前途无量之意。
学校借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为校舍。
马相伯为院长,亲订章程,......更多
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
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但是,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缓慢地发展,并且逐步破坏着封建农奴制基础。
危机在不断加深。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阶级斗争日益尖锐。
据沙俄政府统计,1826-1854年,共发生了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
沙皇政府的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惊恐地说:“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为了......更多
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逝世1953年3月5日,苏联党和国家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和工人运动 的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逝世后,中国举行的哀悼活动不亚于苏联: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自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
致哀期间,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活动。
毛主席亲往苏联大使馆吊唁。
3月8日,周恩来总理率我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葬礼。
首都3月9日举行追......更多
我国发射成功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88年3月7日20时41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当晚,卫星准确进入大椭圆轨道。
卫星上仪器工作正常。
这颗卫星是根据国内卫星通信的需求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它的性能和通信容量,与1986年我国发射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相比,有新的改进和提高。
这颗卫星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的。
这是我国第四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这次卫星发射提供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