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在香港设置广州起义总指挥部
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达香港。
月底,成立统筹部,为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揽一切计划。
黄兴被举为部长,赵声为副,下设:一、调度处,运动 新旧军界,以姚雨平为长。
二、储备课,购买和运送枪械,以胡毅生为长。
三、交通课,联络江、浙、皖、鄂、湘、桂、闽、滇各省,以赵声为长。
四、秘书课,掌管文件,,以胡汉民为长。
五、编辑课,草定制度,以陈炯明为长。
六、出纳课,掌管财政收支,以李海云为长。
七、总务课,司理一......更多
威尔逊提出解决战后问题的14点方案
1918年1月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他的14点方案。
这是他对解决战后问题提出的建议。
他在匆忙召集起来的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但他的话是讲给整个世界的。
他的14点方案的内容大致如下:1.以公开方式订立公开和约。
2.无论平时或战时,有供海上航行的自由。
3.撤消各种经济障碍,贸易平等。
4.实行裁军。
5.对于殖民地的全部要求,应坦率公正地予以调整;
有关居民的利益,必须予以同等的重视。
6.......更多
苏军终于解除了列宁格勒之围
1944年1月18日,苏军突破了包围列宁格勒长达900天之久的德军严密封锁圈。
在朱可夫和伏罗希洛夫元帅的指挥下,红军突破了拉多加湖南部的纳粹阵地,重新占领了德军的军事要地多处,包括什利谢利堡要塞。
突破重围的喜讯,使举国上下松了一口气,列宁格勒的被围困是这次大战中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全城的一半居民在去年冬天丧生,其他居民能得以生存,是战士越过了冰封的拉多加湖,给他们运送物资才幸免于难。
冲破重围,意味着......更多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
1974年1月18日 中共中央转发了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
全国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 。
1月24日-25日,江青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未报告毛泽东的情况下,在北京召开驻京部队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对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发动了突然袭击。
毛泽东后来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又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
天津市小靳庄的农民参加“批林批孔”;
西南航空公司一客机在重庆失事108人罹难
1988年1月18日,中国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号伊尔18型客机从北京飞往四川重庆,北京时间22时15分,在距重庆白市驿机场直线距离约5公里,东经106度18分,北纬29度33分处坠毁。
10名机组人员、98名乘客(其中有3名来自日本、1名来自英国)全部不幸罹难。
空难发生后一个半小时,重庆市政府及公安部门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
国务院领导极为重视此次空难事件,李鹏代总理立即派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书明飞抵重庆组织调查并处理善后事宜。
著名科学家瓦特诞辰
詹姆士·瓦特是英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他生于1736年1月19日。
父亲是熟练的造船装备工人,后来经商。
母亲出身于名门贵族,在瓦特幼年时代,不仅教瓦特学习语文和数学,还培养他观察思考的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瓦特从小体弱多病,上学后,他不爱剧烈活动,时常独自沉思默想。
有一次瓦特看到水壶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的卟卟地响,他盯着水壶盖呆了一个小时,这是他第一次对蒸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瓦特......更多
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诞辰
明石康于1931年1月19日出生在日本秋田县。
1954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系,后升入该大学的大学院学习,毕业后获奖学金进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1957年,他成为联合国总部第一位日本职员,任政治安全保障局政务官员,后又在行政、情报部门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62年,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总部职员工会执行主席和国际公务员工会第一副主席。
从1974年起,他任日本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
197......更多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
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国最高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等11国代表组成。
1946年4月29日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向法庭提出起诉书。
5月3日法庭开庭宣读起诉书,对先后被逮捕的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进行起诉。
起诉书以无数铁的事......更多
俄国作家绥拉菲莫维奇逝世
绥拉菲莫维奇,1863年1月7日生于顿河州下库尔莫雅尔斯克镇一哥萨克军人家庭。
1877年因起草反对沙皇的宣言被流放。
其间,他开始文学创作活动。
1901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出版。
1902年参加“星期三”文学社,不久就成了高尔基支持的“知识”丛刊撰稿人。
1905年写了《送葬曲》、《街上的尸体》、《炸弹》等许多特写和短篇小说,及时反映工人的英勇斗争和普通劳动者的觉醒,控诉沙皇对人民的血腥镇压。
1917年十......更多
由台湾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
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一行14人,1988年1月19日由西安抵达北京。
这个探亲团共有25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国民党退伍老兵,团长是台湾著名作家、工党领导人之一王拓。
由于手续方面的原因,探亲团部分人已先期抵达大陆。
探亲团在大陆汇集后,将赴陕西拜谒黄帝陵,然后赴北京卢沟桥举行向台湾海峡两岸抗日死难同胞致敬典礼,探望在北京的大陆台湾同胞团体。
在这些集体活动结束后,探亲团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