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子网、超网、无类间路由的区别与优劣势
IP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是通过修改子网掩码来创建更小的网络(子网)的过程。这会影响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分配和计算。在子网划分后,每个子网都会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和一组可用的主机地址。每类地址具有默认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为255.0.0.0,对于B类为255.255.0.0,对于C类为255.255.255.0。
如果希望在一个网络中建立子网,就要在这个默认的于网掩码中加入一些位,它减少了用于主机地址的位数。加入到掩码中的位数决定了可以配置的子网。因而,在一个划分了子网的网络中,每个地址包含一个网络地址、一个子网位数和一个主机地址
如255.255.255.0。若将它写成二进制的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其中为“1“的位分离出网络ID,为“0“的位分离出主机ID,也就是通过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逻辑操作,得出网络号。
例如,假设IP地址为192.160.4.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则网络ID为192.160.4.0,主机ID为0.0.0.1。筛抟附帍:计算机网络ID的不同,则说明他们不在同一个物理子网内,需通过路由器转发才能进行数据交换。
可以使用于网掩码中“1“的位数来表示的,在默认情况下,A类地址为8位,B类地址为16位,C类地址为24位。
例如,A类的某个地址为 12.10.10.3/8,这里的最后一个“8“说明该地址的子网掩码为8位,而199.42.26.0/28表示网络199.42.26.0的子网掩码位数有28位。
例如,如果要将一个B类网络166.111.0.0划分为多个C类子网来用的话,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
即可,这样166.111.1.1和166.111.2.1就分属于不同的网络了。像这样,通过较长的子网掩码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网络的方法就叫做划分子网(Subnetting)。
超网
超网(Supernetting)是同子网类似的概念,它通过较短的子网掩码将多个小网络合成一个大网络。例如,一个单位分到了8个C类地址:202.120.224.0 ~ 202.120.231.0,只要将其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48.0,就能使这些C类网络相通。
无类间路由
无类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地址根据网络拓扑来分配,可以将连续的一组网络地址分配给一家公司,并使整组地址作为一个网络地址(比如使用超网技术),在外部路由表上只有一个路由表项。这样既解决了地址匮乏问题,又解决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
另外,CIDR还将整个世界分为四个地区,给每个地区分配了一段连续的C类地址,分别是:欧洲(194.0.0.0~195.255.255.255)、北美(198.0.0.0~199.255.255.255)、中南美(200.0.0.0~201.255.255.255)和亚太(202.0.0.0~203.255.255.255)。
这样,当一个亚太地区以外的路由器收到前8位为202或203的数据报时,它只需要将其放到通向亚太地区的路由即可,而对后24位的路由则可以在数据报到达亚太地区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缓解了路由表膨胀的问题。
版权声明:他人将便捷数据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bian-jie.cn/search/promotion_article/1/2620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