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集下】【邑字部】 郚 \n【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說文】東海縣故紀侯邑。【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又魯邑。【左傳·文七年】城郚。【註】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郚鄕,漢縣名。【前漢·功臣表】郚鄕侯閔。

【酉集下】【邑字部】 郤 \n【唐韻】綺戟切【韻會】【正韻】乞逆切,?音?。【說文】晉大夫叔虎邑。 又姓。【正韻】晉大夫郤獻子之後,與郄通。 又仰也。【儀禮·士昏禮】贊啓會郤于敦南。【疏】郤,仰也。謂仰于地也。 又與?通。【禮·曲禮】諸侯相見於郤地曰會。【註】郤地,謂閒?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窽。 又怨?也。【史記·項羽紀】令將軍與臣有郤。◎按《正韻》从?,?音其虐切,......更多

【酉集下】【邑字部】 郲 \n【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地名。【春秋·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釐城,鄭地也。 又山名。【前漢·王尊傳】行部至卭郲。【註】卭郲,山名也,在蜀郡嚴道縣。 又【廣韻】落猥切,音磥。?郲,不平貌。\n考證:〔【左傳·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時來。【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郲城,鄭地也。〕 謹照原文左傳改春秋。郲城改釐城。

【酉集下】【邑字部】 郹 \n【廣韻】古覓切【集韻】關闃切,?音湨。【說文】蔡邑也。引《左傳·昭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郹陽封人之女奔。之◎按《左傳》今本俱作郥。俗譌作鄓,非。

【酉集下】【邑字部】 郺 \n【廣韻】【集韻】?烏孔切,音蓊。【廣韻】郺?,盛多貌。【揚子·方言】郺,多也。凡大而多謂之郺。 又【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邕。義同。

【酉集下】【邑字部】 郼 \n【廣韻】【集韻】?於希切,音依。【廣韻】殷國名。【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高註】郼,讀如衣。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又【呂覽·慎勢篇】湯其無郼,武其無岐,不能成功。【註】郼,湯之本國。【正字通】郼非卽殷字。齊人讀殷如衣,高註讀郼如衣,皆方音,非定音也。\n考證:〔【呂覽·愼大篇】湯爲天子,夏民親郼如夏。【高繡曰】郼讀如衣。今兗州人謂殷氏皆曰衣。〕 謹照原......更多

【酉集下】【邑字部】 鄅 \n【廣韻】【集韻】?王矩切,音禹。【說文】妘姓之國。【春秋·昭十八年】邾人入鄅。【註】鄅國,今琅邪開陽縣。 又姓。【廣韻】鄅子之後,以國爲姓,去邑从禹。 又【韻會】果羽切【五音集韻】俱禹切,?音矩。義同。

【酉集下】【邑字部】 鄑 \n【唐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貲。【韻會】邑名。古屬靑州,周屬紀,後入齊。【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註】北海都昌縣西有貲城,卽鄑城也。互詳前郚字註。 又【集韻】宋、魯閒地。【春秋·莊十一年】公敗宋師于鄑。 又【集韻】卽刃切,音晉。義同。 【說文】作?。隸作鄑。譌作?,俗作鄑,?非。

【酉集下】【邑字部】 鄙 \n〔古文〕?【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音比。【釋名】鄙,否也。小邑不能遠通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註】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內者。又【地官·遂人】掌造縣鄙形體之法,五酇爲鄙,五鄙爲縣。 又【廣韻】邊鄙也。【左傳·隱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註】鄙,鄭邊邑。 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左傳·宣十四年......更多

【酉集下】【邑字部】 鄡 \n【廣韻】苦幺切【集韻】牽幺切【正韻】牽遙切,?音蹺。【說文】鉅鹿縣名。【後漢·光武紀】擊銅馬于鄡。【註】鄡,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 又鄡陽。【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漢·王莽傳】析宰將兵數千,屯鄡亭。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一作郻。俗作?。\n考證:〔【後漢·光武紀】繫銅馬于鄡。〕 謹照原文繫改擊。
106107108109110 共468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