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軷-车)]陀罗跋陀
(杂名)Pa%rvabha%drapada%,星名。
译曰室宿。
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马*太]那演那
(术语)Dhya%na,译曰静虑。
见[马*太]南条。
[马*太]都
(术语)Dha%tu,译曰界,体性。
事物固有之自体也。
事物各有界畔而持自性之义也。
又谓如来之舍利。
是为金刚不坏之身界,以其为实体故也。
又曰达磨[马*太]都,译为法界法体。
惟具略之异耳。
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马*太]都谓坚实也,此亦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
”慧琳音义八曰:“[马*太]都此云法界,界体也。
”俱舍光记八曰:“身界梵曰[马*太]都,即佛身体也,亦名室利罗(S/arlra),唐言体,佛身体也。
一乘究竟教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
即法华经是也。
一切男女我父母
(杂语)心地观经二曰:“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
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
一期
(术语)人之一生也。
唯识论五曰:“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
”四念处三曰:“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
”妙玄义一上曰:“一期化导,事理俱圆。
”
七声觉
(名数)七觉支也。
涅槃经十一曰:“有七圣觉故名圣人。
”【参见: 七觉支】
三乘通相五逆
(名数)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
又曰小乘之五逆。
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
破和合僧者,多数僧众,和合而行法事;
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
五逆之中,此罪最重。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
云何为五?
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
”俱舍论十七曰:“言......更多
三从
(名数)女子从父母从夫从子,谓之三从。
四十华严经二十八曰:“处女居家从父母,笲年嫡事又从夫,夫亡从子护嫌疑。
”贤愚经三,智度论九十九亦同。
超日明三昧经下曰:“女有三事隔五事碍。
何谓三?
少制父母;
出嫁制夫不得自由;
长大难子,是谓三。
”法句譬喻经二曰:“我等禀形生为女人,从少至老为三事所监不得自由。
”因而胜鬘经宝窟上本谓之五碍三监。
案三从之说,儒书亦有之。
三大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
别【参见: 三大】\n\n(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
二、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
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间之善而得世间之善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