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民

侨民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o mín1.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 2.泛指寄居外乡的人。 3.今称侨居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人。

元规尘

元规尘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guī chén1.东晋庾亮,字元规,以国舅身,历仕三朝,一时权倾朝野,人多趋附。王导忿忿不平,遇西风尘起,辄举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见《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轻诋》。后用以喻逼人的气焰。

八公山

八公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gōng shān1.在安徽省淮南市西。相传汉淮南王刘安曾与八公登此山﹐故名。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谢玄大败前秦苻坚兵,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皆晋兵﹐即此。参阅《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2.在安徽省和县北。相传有八位仙人下棋饮酒于此﹐故名。宋开禧间更名杀狐冈。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一.和州》。

六朝脂粉

六朝脂粉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 cháo zhī fěn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六朝金粉

六朝金粉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 cháo jīn fěn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兰亭

兰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tíng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3.见"兰亭春"。

兰亭帖

兰亭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tíng tiè/tiě/tiē1.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著名的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修禊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临流赋诗,羲之草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为隋唐诸家师法。惜唐宋两代,真本已亡。临摹本甚多,以欧阳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龙本"颇能近真。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而善本鲜见。

兰亭序

兰亭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tíng xù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等。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公元353年,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时所作。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今存唐中宗神龙摹本墨迹。近有人提出《兰亭序》文、帖皆伪,疑为隋唐人伪托。

军户

军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hù1.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入军户后,世代为兵,社会地位低下。元﹑明﹑清亦有军户,但制度稍异。

净土宗

净土宗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 tǔ zōng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认为修行念佛的人死后可以生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去,故名。以东晋慧远为初祖,因他于庐山东林寺建白莲社,倡导“净土法门”,也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因修行简便,曾广泛流行。9世纪传入日本。
678910 共1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