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hǎi shěng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zàng tiě lù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第一期工程从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实际上已铺轨到格尔木前方31千米处的南山口),1979年筑成,1984年正式通车。大部分路段海拔3000米以上,为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铁路。对开发西北地区起重要作用。第二期工程通往拉萨,尚未兴建。
顿巴斯
顿巴斯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n/dú bā sī“顿涅茨煤田”的简称。世界著名大煤田。煤田东西长620千米,南北宽70~170千米,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1200米深度内的可采储量732亿吨。煤种全,煤层厚度小、埋藏深。年产煤2亿多吨。
马尔维纳斯群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ěr wéi nà sī qún dǎo也叫“福克兰群岛”。南大西洋上的群岛。在南美大陆南端以东,距阿根廷500多千米。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群岛原属阿根廷,1833年被英国占领。阿、英两国对其归属有争议,曾于1982年爆发战争。
马尼拉
马尼拉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ní lā/lá菲律宾首都和最大港口。人口795万(1991年)。大马尼拉市还包括周围十二个市镇,面积920平方千米,人口近800万。现代工商业和金融业发达。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工业,有制糖、纺织、烟草等部门。港阔水深,可同时停泊二十余艘万吨巨轮。有国际航空站。多名胜古迹,风景秀丽,是亚洲重要旅游中心之一。
马拉维
马拉维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ā/lá wéi南非内陆国。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980万(1994年)。首都利隆圭。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两侧为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出口烟草,次为茶叶和蔗糖。
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ā/lá wéi hú非洲第三大湖。在东非裂谷带内。面积3.08万平方千米。湖形狭长,湖水很深。盛产鱼类和水禽。
马提尼克岛
马提尼克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tí/dī/dǐ ní kè dǎo法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在西印度群岛东部。面积1100平方千米。人口约34万(1989年)。首府法兰西堡。主产甘蔗、香蕉、菠萝等。旅游业颇盛。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ái xī yà东南亚国家。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面积32.96万平方千米。人口2010.3万(1995年)。首都吉隆坡。多山。热带雨林气候。原为农、矿产品出口国,现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橡胶和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矿产有石油和锡。旅游业兴盛。
鸣沙山
鸣沙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shā/shà shān在甘肃省敦煌市南。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数十米。山丘为沙漠覆盖,登山远望,沙丘林立。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之时,山有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有“沙岭晴鸣”之称。山麓有月牙泉,别有一景。